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萨达姆传简介 清静简介
清静简介 清静,道教教义之一。清静思想最由老子提倡,《道德经》提到「静」字有十处,其中「清静」连用的有一处。道教认为:「道」包含着清和浊、静和动等对立的两个方面,其中清静是本、浊动是流,清是浊的根源,

清静简介
清静,道教教义之一。清静思想最由老子提倡,《道德经》提到「静」字有十处,其中「清静」连用的有一处。道教认为:「道」包含着清和浊、静和动等对立的两个方面,其中清静是本、浊动是流,清是浊的根源,静是动的基础。不论是治国治身都要清静,学道者如能清静,则与天地同寿。《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充分发挥《道德经》的清静思想,认为清为浊之源,静为动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杜光庭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杜光庭)》中说:「清者,天之气也;浊者,地之气也。」。道教又认为「清静」是道的根本,万物清静则「道」自来居。《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专门阐发清静,对于人的修炼过程加以发挥,认为人修炼精气当效法「道」之「清静」,清其心源,静其气海,追求常清常静不起纤毫尘念的常清境界。唐代道士司马承祯提出清静的修道方法,认为「清」为清其心源、「静」为静其气海。其意为修炼须清心寡欲、清静无为。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十一称: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道教的清静又常和无为、寡欲等教义相联通。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清静」思想对道教影响甚大,一直是道士学道和修道的重要内容。
宋‧张君房编:《云笈七签》,卷九十一,《道藏》本。 很赞哦!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