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范增 项羽何为留不住“国宝”范增?范增有什么本事
项羽何为留不住“国宝”范增?范增有什么本事
范增是项羽的谋士,七十三岁,史称好为奇计,项羽视之为“国宝”,称为亚父。曾为项羽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可惜,最后却中了张良的反间计,灰溜溜地从项羽身边溜走。那么项羽为何最终留不住范增,难道他不想成为这万里江山的实际主宰。
网络配图
成为一方统帅,当然是项羽的梦想。生当作人杰,项羽是个英雄,但是没有容人之量。因此手下大将纷纷出走。先说英布本是豪杰,后来被秦始皇逼的落草为寇,是被人陷害的。项羽帮他杀了陷害他的人,英布就归顺了。后彭城之战后,在随何的子女玉帛的威逼利诱面前,英布终于背叛了项羽,成为刘邦手下一员猛将。再说韩信,本是项羽手下的执戟郎,后来经过萧何夏侯婴等人的推荐,成为刘邦的大将军,为灭掉项羽立下汗马功劳。然后陈平,本是项羽手下谋士,引见项羽不是开创大业的人,只身前往蜀汉,成为刘邦的重要谋臣。
此时项羽对手下将信将疑,杯弓蛇影,看到自己一起多年出深入死的战友,都已投降刘邦,更对其他人等也不放心。恰好此时张良用下反间计,史记中说: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网络配图
另外范增也有自身的缺点:
其一,范增反客为主,他不知道只有从心里劝说项羽称帝,才能最终消灭刘邦,只是意气用事。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项羽本就是匹夫之勇,如何敢做亚父的傀儡?
其二,范增自恃年龄老迈,倚老卖老,忘记了项羽是一方统帅。被项羽尊为“亚父”的范增,与项羽议事时,缺少商讨的口吻,而是近乎指令式的。若项羽不能依计行事,便吹胡子瞪眼,甚至训斥道:“竖子不足为谋!”这极大地伤害了项羽的自尊心。
其三,所谓谋士应该知己知彼,用己所长。范增过于执拗,一言不合,就死磕到底,不会变通。要知道历来的君王往往刚愎自用,不知道和君王沟通。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
网络配图
其四,范增不知人、不识人,他和项羽交往非止一日,知道项羽杀秦王子婴、火烧阿宫却无法制止,严重挫伤秦地百姓的心,杀死义弟,尽失楚地百姓之心。如此,怎能成就帝业,在这样的人手下,纵然得以重用,也很难一统天下。即使不被项羽逐走,也会遭到不测。
相关文章
- 项伯和项庄什么关系 项庄是怎么死的? 项羽与项庄是什么关系?
- 项羽军师范增 范增与项羽的关系反间,范增项羽皆含恨而死
- 项羽与刘邦的故事 刘邦:你如何评价项羽?韩信只说了4个字,从此产生一经典成语
- 项羽范增什么关系 范增为什么被项羽踢开?亚父范增的悲惨结局
- 项羽范增什么关系 范增是项羽的干爹,得之可安天下,为何被扫地出门?
- 刘邦项羽的历史故事 揭秘:项羽为何赶走自己身边的唯一的谋士范增?
- 刘邦项羽的战争 楚汉之争因什么而起?刘邦和项羽为什么要划分
- 楚霸王项羽是哪个朝代的人 项羽是怎样由强变弱的?刘邦是怎样由弱变强的?
- 项羽乌江自刎 不懂地理学害惨了项羽
- 项梁和项羽的关系 一代智者范增为何抱憾而终?项羽因何不能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