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惮怎么读 成语: 全无忌惮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成语: 全无忌惮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成语: 全无忌惮 成语简解
编号: 4165
成语: 全无忌惮
注音: ㄑㄩㄢˊ ㄨˊ ㄐ|ˋ ㄉㄢˋ
汉语拼音: qüán wú jì dàn
参考词语: 肆无忌惮
释义: 义参「肆无忌惮」。见「肆无忌惮」条。
Emoji符号: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全无忌惮”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肆无忌惮」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礼记》是儒家典籍之一,由汉朝戴圣所辑,为十三经之一,内容多是孔子的弟子及后学所记。书中所记载的,都是上古时期的礼俗仪式和儒家理想中的政治制度。在《礼记.中庸》中,孔子说君子有德行,经常奉行中庸之道,行事不偏不倚,既不会太过,也不会不及;小人则反其道而行,任意妄为,没有任何忌惮。后来「肆无忌惮」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人恣意妄为,毫无顾忌。
典源: 此处所列为「肆无忌惮」之典源,提供参考。《礼记.中庸》仲尼1>曰:「君子中庸2>,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3>;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4>也。」 〔注解〕 (1)仲尼:孔丘(西元前551∼479),字仲尼,春秋鲁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亦称为「孔子」。 (2)中庸: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3)时中:时时处于中庸之中。 (4)忌惮:有所畏惧而不敢妄为。
书证: 01.宋.朱熹〈按唐仲友第三状〉:「临海县丞曹格,系仲友长子妻党,其人凶暴贪婪,全无忌惮。」 02.《封神演义.第三四回》:「(纣王)不以社稷为重,残杀忠良,全无忌惮,施土木陷害万民。」
成语接龙“全”字结尾的成语
委曲求全
委曲成全
委曲周全
目牛无全
委曲保全
委曲存全
责备求全
一举两全
“全”字开头的成语
全军覆没
全无忌惮
“惮”字结尾的成语
肆无忌惮
无忌惮
百无忌惮
略无忌惮
一无忌惮
全无忌惮
益无忌惮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全无忌惮。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全无忌惮”分成的单字详解:
全, 无, 忌, 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