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 源于对文化的认同感,古代中国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能维持统一
源于对文化的认同感,古代中国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能维持统一 古代中国拥有庞大的疆域,大部分的时间里能维持统一并建立有效的统治。在交通极度落后的年代里,这简直是奇迹! 历史上庞大的帝国层出不穷,或盛极于一

源于对文化的认同感,古代中国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能维持统一
古代中国拥有庞大的疆域,大部分的时间里能维持统一并建立有效的统治。在交通极度落后的年代里,这简直是奇迹! 历史上庞大的帝国层出不穷,或盛极于一时,却终究难逃衰弱。要么分崩离析一蹶不振,要么彻底消亡在历史的舞台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像古代中国这样一次次涅槃重生。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一番。 清明上河图 天下之固,不在于山河之险。古代中国并非只是领土上的概念,文化纽带才是他真正的核心。邦畿千里,惟民所止。统治者换了一茬又一茬,他依然屹立着。 文化帝国 关中、关东、东南,川蜀都有着自己的风俗文化,自成一国也不无可能。边境存在着大量的羁縻地区,何必要受人管制?更奇怪的是,所有人都认为统一才是常态。 周朝时,天下有大大小小上百个诸侯国。各个地方的人文风俗有很大不同,可由近及远、由强到弱都愿意遵循周礼。自汉朝以后,任他王朝更替,儒家必为显学。相互之间都有着共同的联系,自然是没什么抵触之心。哪怕是异族,也被包括在其中。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北魏进行了全方面的汉化改革,辽、金、清都坚决认为自己是中国并以正统自居。周边大大小小的藩国同样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文化产生的认同感,绝不是单一的政权所能企及的。两宋虽弱,在绝大部分国人心中也是正统。 未央宫 文化中所包含的自信、务实的精神,是源源不绝的动力。 作为一个小国,安居乐业可能就是其最高的理想和目标。出于对自身文化的极度自信,古代中国一直以大国自居,有着更高的野望——期待时刻彰显他的优越性和影响力。这样的情感延续到了每一位国民身上,所有人都以此为豪,没有人会去怀疑他远大的前途。 大运河 自信好比驱动,又似沉重的枷锁。他超越了时间、地域的限制,将无数人聚集在一起,鞭策着每一个人为之奋斗。务实,是取得成功必要的因素。汉初颓弱,数代人厉兵秣马,终北逐匈奴。东南烟瘴贫瘠,积数百年之功,开发成了鱼米之乡富甲天下。交通运输不便,隋以一国之命修建了大运河,沟通南北。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万邦来朝的盛世接踵而来。 看不见的软实力,作用一点也不容小觑。 欢迎下方讨论,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很赞哦!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