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2019年全国卷二文综答案解析 2010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

火烧 2021-04-28 07:13:18 1042
2010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 求09年全国二卷文综历史大题答案,不要网址链接 第Ⅱ卷 37. 2009年全国卷二,37 32分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国必有学百始立,学必以粹

2010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  

求09年全国二卷文综历史大题答案,不要网址链接

第Ⅱ卷 37.(2009年全国卷二,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国必有学百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

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 ——邓实:《国粹学》(1902年) 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国以成国焉。

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

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 ——邓实:《古学复兴论》(1905年) (1) 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

(8分) (2)邓实认为“亚洲古学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评析这一观点。

(12分) (3)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

(12分) 37题: 1、同:反对对儒学的独尊 异:邓主张通过发展国粹立国,在中西文化上,他认为是相通的;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主张废除传统文化,因为它阻碍了社会发展。 2、(1)对这种看法的判断(错误的) (2)对文艺复兴的认识(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外衣下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 (3)对亚洲古学复兴的认识(纯粹的古代思想的学习) (4)两者的比较(两者都利用古典文化,但一个是新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代表了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利益,有新的政治要求,一个属于传统的阶级——封建帝制阶级、是传统封建思想的延续) 3、(1)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2)西学的传入 (3)民族危机的加深 (4)各个阶层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 作用: 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但无法挽救民族危机 39.(2009年全国卷二,39)(60分)阅读分析资料和图5,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鲁)肃对(孙权)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三国志·鲁肃传》 材料二 (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图5示意古荆州部分地区。

(4)据图5分析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12分) (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当时荆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

(8分) 材料三 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部分地区。这一区域位于我国经济梯次发展战略的中部。

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确定其为重点开发区域,拟加大对该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投入,从而使该地区面临吸纳资源、资金和人才的绝好时机。同时,东部发达地区进入产业升级换代的新阶段,也使该地区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导下,位于该地区的甲地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表3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表(%)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年 全国 28.2 47.9 23.9 甲地 51 30 19 2007年 全国 11.3 48.6 40.1 甲地 29.7 33.5 36.8 (6)根据表3,指出甲地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的特点。

(10分) (7)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分析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在当时和现在所处地位的不同。(10分) 39题: 此题答案来源均依据材料,只要考生认真阅读材料,并对两人观点逐条列出,最后进行同类项的比较,即可得出完整答案。

2010年全国2卷政治解析

2010年全国文综卷2政治试题解析 24.假设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老多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

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A.4元、4元、60万元 B. 6元、8元、90万元 C. 4元、6元、90万元 D. 8元、6元、120万元 C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考查考生理解运用知识以及运算的能力。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根据材料可知,2008年甲商品的单位价值量为6元,2009年没有变化,也是6元;2009年该企业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为X,根据条件可知:X*(1+50%)=6,X=4;该企业的价值总量为:6*(1+50%)*10万=90万元。

故正确答案为C项。 25.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遍布城乡的加油站将不仅能为燃油汽车加油,还能为电动汽车充电或为天然气汽车充电,加油站的这种变化表明 A.新技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B.企业经营应适应市场需求 C.“节能减排”是经济发展趋势 D.市场需求量变化决定产品供给 B 【解析】本题考查企业经营的有关知识,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加油站属于企业,其经营发生变化,适应了市场需求,故B项符合题意;A、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D项说法错误,正确答案为B项。 26.就业是民生之本,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就业市场的稳定,为了稳定就业,企业可采用的措施是 A.与员工协商薪酬 B.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C.提高生产效率 D.缩短劳动合同期限 A 【解析】本题考查就业的有关知识,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企业与员工协商薪酬,能够稳定就业,A项符合题意;B项指向的主体不是企业,应是政府,排除;缩短劳动合同期限,不利于稳定就业,D项不选;C项与稳定就业没有直接关系,亦不选,正确答案为A项。 27.2008年10月6日,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宣布,格林尼治时间10月7日2时46分,一颗编号为2008TC3的小行星将由苏丹北部上空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发生燃烧。

后来的观测表明,2008TC3如期而至,时间误差只有15秒,对小行星撞击地球进行如此精确的预测,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表明 ①预测所依据的理论和数据的正确性得到观测实践的检验 ②预测被证实佐证了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 ③预测所依据的理论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预测被证实证明了有用性在真理属性中的基础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A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以及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等知识,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小行星撞击地球预测的正确性,得到了实践的检验,①符合题意;预测被证实说明了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②符合题意;③④说法均错误,排除,正确答案为A项。 28.原产于美洲的巴西龟引入中国后,被不少人当成宠物饲养,然而,研究发现,繁殖力合捕食能力都很强的巴西龟一旦进入野生环境,就会掠夺本土龟类的生存资源,使本土龟类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呼吁人们警惕巴西龟的侵害,这一警告的依据是 ①尊重自然固有的客观联系,不能人为地干预生物的生存条件 ②认识生物间的制约关系,不要人为地改变自然界固有的生态平衡 ③认识环境的具体联系,尊重生物原有的生存条件和环境 ④保护本土生物的生存环境,应防备和消灭最危险的入侵物种[来源:高&考%资(源#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有关知识,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巴西龟进入中国后,没有尊重原有的生存条件和环境,破坏了本土龟的生存环境,属于人为地改变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必须警惕巴西龟的侵害,②③符合题意;①④说法均绝对片面,故正确答案为B项。 29.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惬意地飞来飞去,可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庄周。

究竟是庄周做梦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为庄周?庄周认为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庄周之所以认为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是因为他不承认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 ②客观存在的事物具有确定性 ③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具有客观性 ④人的认识结论具有不确定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 【解析】本题考查事物的客观性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知识,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庄周认为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是因为他没有看到事物存在的确定性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客观性,②③符合题意;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是原因。故正确答案为B项。

30.在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比例最大,对它的处理方式一般是捕捉后封存。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的研究,利用它与氢气反应,产生甲醇,再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乙烯,从而为工业提供原材料,使二氧化碳转变为廉价而充裕的可再生能源。

这一研究思路体现了科学家力图通过科技创新 ①生产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物质形态 ②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

2010年高考文综卷(课标版)试题及答案

全国文综Ⅰ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

据此完成1~2题。1. 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A.耐湿 B.耐旱 C.耐盐 D.抗倒伏2.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A.花费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 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受到货。

图1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据此完成3~5题。

图13.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在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A设计 B提供面料 C加工D.送货上门4.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A大型服装超市 B服装专卖店C.代理销售商 D信息交流平台5.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A配送仓库 B面料厂 C制衣厂 D仓储中心 自谋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9(晴)18时。

监测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B.12 C. 16℃ D. 18℃7.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8.下午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 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3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

9.S地的纬度A.与M第相同 B. 介于M、N两地之间C.高于N地 D. 低于M地10.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 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11.若R点沿直线RSA.上升,看到m、n的两焦点间距离加大B.下降,看到m、n的两焦点间距离加大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伍德”。每个朝代在“伍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

曹魏被定为“王德”,通过“禅让”代位的两者应为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13欧阳修上书说:“京城今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

。祥其语言,不可流布,面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卢中,大于朝廷不变。

。(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相令。

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影响政府管理14 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A 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 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C 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 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15 1913年,某身着日是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于中华民国人也”。

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但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A 国内民众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16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

这指的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17.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组建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 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C美苏两国间的 变化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18 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吧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A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C工业化带东农业经济转型D农村的劳动力过剩19.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

2019年全国卷二文综答案解析 2010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

有时候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20.“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在上帝的福佑下,让我们的获得自由新生;要是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上述演说发表于一次著名的战役之后,该战役是A.纳西比战役 B.葛底斯堡战役C.瓦尔密战役 D.萨拉托加大捷21.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为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

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D.调整德国与法国的关系22.图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A.改变了大战发生后美国的“中立”政策 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C.证明制空权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D.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23.德国学者乌尔里希。

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