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雍正王朝给康熙送死鹰的是哪一集 雍正王朝里面,康熙为什么非得在快死的才把雍正扶上位?

火烧 2022-04-26 06:30:33 1046
雍正王朝里面,康熙为什么非得在快死的才把雍正扶上位? 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这也是历代大多皇帝死后才让继承人继位。而康熙朝夺嫡情状之惨,让康熙都心有余悸,亦不敢提前立胤禛为太子。皇帝传位的潜规则

雍正王朝里面,康熙为什么非得在快死的才把雍正扶上位?  

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这也是历代大多皇帝死后才让继承人继位。而康熙朝夺嫡情状之惨,让康熙都心有余悸,亦不敢提前立胤禛为太子。

雍正王朝给康熙送死鹰的是哪一集 雍正王朝里面,康熙为什么非得在快死的才把雍正扶上位?
皇帝传位的潜规则

我们有时难免有这样的疑问,古时候的皇帝早早退位,去享清福不好吗?为什么非要到死后,才让继承人登基呢?几千年下来,这几乎成为了皇位交接的“潜规则”。其实,这是拿着现在的思维,去考虑古代的事了。历代帝王不约而同地都这样做,其实背后有很深刻的政治动机。

首先,便是生杀予夺的权力。权力让人沉迷,尤其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一言可以定千万人生死。而如果皇帝提前退位,那种强烈的对比会让皇帝十分失落。而且,即使知道“万岁”是一种虚无的空想,但哪个皇帝又认为自己会早死呢?把太子熬死的皇帝,历史上也是不少。

其次,削弱了皇帝的权威。自从儒家思想成为了主流思想后,“以孝治天下”便被许多皇帝捧了出来。皇帝既然推崇以孝治国,自然要以身作则,时不时地去探视太上皇。但对皇室来说,家事和国事历来很难分清楚。真要是遇到事情,是听太上皇的还是听皇上的?这无形之中削弱了皇帝的权威。

比如乾隆提前“禅位”,当了太上皇。但依旧大权在握,就连和珅都能狐假虎威。这对于新皇帝的权威无疑是很大的挑战。长此以往,甚至会引发太上皇和皇帝之间的矛盾。到时如果诉诸武力,对皇室、对国家都是难以承受之重。

最后,是皇帝的自我感觉良好。像所有老父亲一样,总感觉自己的儿子还没有成才,还想着再栽培栽培、锻炼锻炼,即使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也不例外。他们总认为自己比太子能更好地治理好国家,所以才不会提前传位。

当然,历史上的许多皇帝,其实最多的还是对皇帝的权力上瘾,因此才不会提前传位。而具体到康熙身上,更多的他认为自己会比儿子更好地治理国家。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对权力的眷恋以及对“九龙夺嫡”惨烈过程的心有余悸

“九龙夺嫡”的惨烈

康熙时期爆发的“九龙夺嫡”,是清朝整个时期争夺皇位最惨烈的。太子胤礽两立两废,大阿哥胤褆被圈禁,八阿哥胤禩被严厉警告,康熙甚至还曾发出感叹,已经和八阿哥胤禩断绝父子亲情。夺嫡的惨烈,让康熙心生余悸和警觉。

因此,在第二次废掉太子胤礽以后,康熙决定不立太子。而且十分严厉地发出警告,哪个皇子再敢谋夺太子之位,肯定严惩不贷。皇八子胤禩就是因为谋夺太子之位太明显,被康熙剥夺了贝勒的爵位,最后甚至十分讨厌他。

所以,无论是出于对皇四子胤禛的考察,还是保护,康熙都不会提前暴露他。但是到了后期,康熙命令胤禛代自己出席许多重要礼仪活动,把胤禛的舅舅隆科多任命为九门提督,胤禛的心腹兼大舅哥年羹尧任命为陕甘总督,从而节制领兵在外的十四阿哥允禵。这些行为,可以看作康熙在给胤禛提前铺路了。

由此可见,康熙并不是在快死的时候,才临时起意传位胤禛,而是提前做了许多准备。当然,雍正登基历来有许多疑点,此处采取雍正正常登基的说法。

太上皇的“悲惨生活”

再有一个,令所有皇帝不愿意提前传位的原因,便是许多太上皇的生活,可以称得上悲惨。比如唐朝的唐高祖李渊、唐玄宗李隆基,这些在位期间都是十分有作为的皇帝,但一旦失去了他们至高无上的权力,最终的结局便是被囚禁在小小的宫殿之内。不仅连饮食供应有时不合心意,甚至还常常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所以,此后除了宋徽宗这个奇葩、宋高宗怯于金人外,其他皇帝都是少有提前让位者。熟知帝王之术的康熙,自然也不会想着去做太上皇,过一过那悲惨的生活。甚至就连儒家历来推崇的尧舜禹,韩非子都认为不是这样。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因此,除非迫不得已,皇帝都不会提前禅让,去做那太上皇的。搞明白了这些原因,也就明白康熙为什么临死才扶雍正上位了。

皇帝(411)康熙(139)太上皇(5)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