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五逆罪怎么忏悔 【五逆忏相】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火烧 2022-06-07 03:05:46 1045
【五逆忏相】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言可悔不者,如大乘中,开悔五逆。『若尔,何故经中,令王重罪微薄耶?』答:『罪无定也。即如彼经,有愧非有,无惭非无。或可不定,故转轻耳。余之三夷两

【五逆忏相】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五逆罪怎么忏悔 【五逆忏相】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言可悔不者,如大乘中,开悔五逆。『若尔,何故经中,令王重罪微薄耶?』答:『罪无定也。即如彼经,有愧非有,无惭非无。或可不定,故转轻耳。余之三夷两兰,皆可灭除。学悔说故。十诵,九清净人,破僧偷兰罪从僧忏,文自验矣。』」,行宗记释云:「初示忏业,上二句判定可忏。大乘,即佛名、方等,通忏三世十恶五逆。又鸯掘摩罗作五逆,因值佛得灭等。若下,引难,经即涅槃。上据大乘立义,故还引大乘为难。阇王杀父,阿鼻一劫,佛令忏已,于黑绳地狱,七日受尽,既但转重令微,则显逆非可忏。答中二意,初引彼经。有无不定,约心明业,虽悔复受,理无所疑。或下,示次意。既转令轻,明开成悔。余下,次明忏制,初判定。学悔下,引证,初证忏夷。律令学悔,开忏不疑。十下,次证悔兰。邪正各五,方成破僧;真佛位别,不入僧数,故云九人。邪徒破僧,皆犯兰罪;今既邪正通名清净,故知开悔。从僧忏者,上品罪故。」(戒疏记卷七‧二○‧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