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平南县的江叫什么江 平南县的历史文化

火烧 2022-01-29 00:08:23 1062
平南县的历史文化 平南县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早在南宋时期,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卷之七:乐器门、平南乐曾记载“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廓村庄、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

平南县的历史文化  

平南县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早在南宋时期,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卷之七:乐器门、平南乐曾记载“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廓村庄、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

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盖曰闻鼓笛声也。

每岁秋成,众招乐师教习子弟,听其音韵,鄙野无足听,唯浔州平南县系古龚州有旧教坊乐,甚整。

从记载中可以知道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民族文化一直在龚州大地上萌芽成长。

平南县的江叫什么江 平南县的历史文化

据1986年普查,民族文化有民间舞蹈、木偶戏、八音、采茶戏、粤剧等。

其分布大致遍及全县各乡镇,这些音乐、舞蹈、戏剧经历了各个不同翰代,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也推动了历史不断地向前发展。

具体简况如下: 民间舞有四个类型:

第一类为采茶舞,该舞流行于南河各地,它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它表现劳动场面和爱情生活、形式是载歌载舞,多在岁暮或正月表演,适用于庆丰收、庆婚娶、贺新年等一切喜庆场合。

第二类为自娱舞。

这类舞蹈在我县不多见,只发现一个叫《四季木屐舞》。

应用于宣传时事、借物抒情、即兴表演、赞颂丰收等。

第三类为拟兽舞。

以兽舞分《龙舞》、《狮舞》、《鹰狮舞》、《麒麟舞》。

常出现于新春佳节、迎神赛会、婚娶贺寿等大型喜庆场合。

第四类为祭礼舞。

即跳师和道公舞,两种舞均带有浓厚宗教迷信色彩,用于丧事道场,酬神、安龙、起福、还福等场合。

粤剧虽然不是平南的剧种,但它却是全县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明末清初,由于政治、军事等原因,广东逐渐向广西移民,大批广东商人溯江西上,渐渐地把粤剧带到广西。

尤其是粤剧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进军广西,失败后红船子弟流散各地,他们向当地人传艺授徒,粤剧便传播开来。

现平南镇、大安镇、丹竹镇、思旺镇等均有粤剧曲艺社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