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斯大林之死评价 斯大林不救被德军俘虏的儿子雅科夫,其实他是想救另一个人

火烧 2021-10-29 20:23:33 1045
斯大林不救被德军俘虏的儿子雅科夫,其实他是想救另一个人 斯大林的长子雅科夫被德军俘虏,德军发现他是斯大林的长子后,提出用他来交换被苏军俘虏的德国元帅保卢斯。不过,当时斯大林并不同意,并且回复说,我不能

斯大林不救被德军俘虏的儿子雅科夫,其实他是想救另一个人  

斯大林之死评价 斯大林不救被德军俘虏的儿子雅科夫,其实他是想救另一个人

斯大林的长子雅科夫被德军俘虏,德军发现他是斯大林的长子后,提出用他来交换被苏军俘虏的德国元帅保卢斯。不过,当时斯大林并不同意,并且回复说,我不能用一名元帅来交换一名士兵。

(雅科夫被俘旧照)

那么,斯大林为什么不用保卢斯交换雅科夫呢?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因为这不是等价交换吗?

要知道,雅科夫毕竟是斯大林的儿子,虽然他和斯大林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两人的感情可能不是很深,但他毕竟是“嫡长子”,斯大林对他也是寄予厚望的,更不可能连自己儿子的命都不管。也就是说,雅科夫在斯大林心中,重量是很大的。

反观保卢斯,他虽然是元帅,不过,当一个元帅在当了俘虏以后,其实已经与一个平常人无异了。就算斯大林把他送回德国,也宣告他军旅生涯的结束。因为他是一个投降变节的人,德国不可能让一个投降变节的人担任军中统帅,甚至还可能判他的刑,或者把他杀掉。总之,他不可能再在军队里发挥任何作用。既然不发挥任何作用,那他就没什么重量了。

如此看来,斯大林用保卢斯换自己的儿子,不但不是折本买卖,似乎还赚了一些。

那么,为什么斯大林却说不愿意用一个元帅来换一个士兵呢?

通常的解释是,斯大林是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着想的。作为苏联的最高统帅,如果为了自己的儿子,把保卢斯放回去了,一定会遭到全国人民的议论。大家一定会说,斯大林的私心太重了。数百万战士可以在战场上牺牲,但斯大林却舍不得一个儿子的命。这样一来,自然会涣散整个苏军的斗志。虽然保卢斯回去后,肯定不会再担任统帅,用保卢斯换雅科夫并不亏。但是,全国人民不会这么想,他们一定会觉得是亏了。而苏军吃的这个亏,是最高统帅斯大林造成的。

(斯大林旧照)

这个解释,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全。为什么说不完全呢?因为这个解释并不符合斯大林这个人的性格,以及当时他的处境。

事实上,如果当时不是爆发了苏德战争,很可能斯大林作为苏联最高统帅的位置已经保不住了。因为在此之前,由于苏联政治斗争异常残酷,斯大林开展了“大清洗”运动。这场运动,按照西方的说法,清洗了近两千万人。不过,按照俄罗斯安全部的统计,被判刑的只有130万人到150万人。中国苏联史专家吴恩远认为,被镇压的不超过350万人,杀掉的有80万人。但不管怎样,这个数据都是庞大的。

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虽然斯大林这样做,是为了排斥异己,巩固自己的权位。但其实也在国内造成了巨大的动乱,巨大的怀疑和不安。这种怀疑和不安,是直接指向斯大林的。也就是说,如果苏德战争不爆发,苏联国内的民众,以及政治上的敌对派,一定会把斯大林赶下台。就算斯大林最信任的人,当时对斯大林最巴结的人,也可能很快走到斯大林的对立面。

斯大林是突发脑溢血去世的。但是他的脑溢血发作后,当时他最信任的人之一贝利亚却下达了不予施救的命令。也就是说,贝利亚其实是巴不得斯大林死的。

另一个斯大林最信任的人赫鲁晓夫,在斯大林生前,积极拥护斯大林的“大清洗”政策,而且是斯大林“大清洗”的坚决执行者。可是斯大林一去世,他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对斯大林进行全盘否定。

(赫鲁晓夫旧照)

就算是苏德战争,赫鲁晓夫也对斯大林极力否定。在赫鲁晓夫的回忆录里曾记载,苏德战争爆发的前两周里,斯大林一直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他的眼中写满了恐惧。直到大家鼓励他,他才走出来,承担起了带领大家打卫国战争的重任。

贝利亚和赫鲁晓夫都是斯大林的亲信,他们尚且那样对待斯大林,可见,在苏德战争之前,斯大林确实已经落入了极度的信任危机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胜苏德战争,是斯大林解除危机,重新赢得拥戴,重新确立自己领袖地位的唯一办法。

所以我们看到,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虽然莫斯科危险异常,但是斯大林坚持不撤退,坚决和莫斯科共存亡。

既然如此,斯大林就不能做出任何一点有损于树立个人权威的事情。在他的儿子性命和个人的政治前途的选择上,斯大林肯定会选择后一点。斯大林不救儿子雅科夫,他只想救另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自己。

(参考资料:《苏联史论》《大失控与大混乱》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