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苍南县宜山镇后洋村 宜山镇在中国文献中最早的记录是什么时候.

火烧 2022-12-17 13:25:44 1034
宜山镇在中国文献中最早的记录是什么时候. 据史书不可靠记载,早在前202—220年的汉朝就有对宜山镇进行的布料贸易的记录!在南宋时期,泥山 今宜山镇 以韩彦直《橘录》闻名天下,流传至今.故宋朝之前的记

宜山镇在中国文献中最早的记录是什么时候.  

据史书不可靠记载,早在前202—220年的汉朝就有对宜山镇进行的布料贸易的记录!

在南宋时期,泥山(今宜山镇)以韩彦直《橘录》闻名天下,流传至今.故宋朝之前的记录并不多.再下面就是明、清时代记载,民间传说<高机和吴三春>,<高机和吴三春>就是描写当地纺织能手高机的动人故事和近代的"中华第一织"的发展.

按苍南陈姓迁徙记录:

陈姓徙迁与演变 陈姓入迁苍南历史悠久,人物荟萃的望族。

据考证,苍南陈姓以福建北移为多,北方南下者少,最早是五代,其次为宋代,三者为明代,最迟是清初。

但从这四方面探源,由于年湮代远,清初又值“奉旨迁界”,氏族星散,世系鸿支俱难稽考。

经各地《陈氏宗谱》记载,反复对照史志资料,基本上确认入迁苍南的陈姓为“南朝派”、“龙湖派”和“太傅派”。

我们以最早的来说:

南朝派,即武帝陈霸先于557年登位起,至后主陈叔宝于589年降于隋朝止,其后裔子孙以“皇室苗胤”自诩,故称南朝派

北宋建隆二年(961)辛酉,转迁江南下涝(今龙港镇下涝村)定居,繁衍成族,支系分居陈良、陈家宅、湖前和宜山、钱库、金乡、赤溪、矾山、马站等地,以及平阳、瑞安、乐清等地。

以韩彦直《橘录》泥山盖平阳[8]一孤屿。

大都块土。

不过覆釜。

其旁地广袤只三、二里许。

以上数据来算,之前泥山那边因泥山而得名,周围三二里外为海边,在万里那边中间还有海峡,故称之为孤屿.而龙港一直属宜山管辖,自1984年才正式成立为镇,所以下涝村的记录应该也是泥山的记录.

不过在温州年史表里的最早以镇级来记录的是:

1085年(北宋神宗元丰八年)

??据《元丰九域志》载,是时温州四县有121916户,内主户80489,客户41427。

苍南县宜山镇后洋村 宜山镇在中国文献中最早的记录是什么时候.

较北宋初增长三倍。

平阳有前仓(钱仓)、 槽(舥艚)、泥山(宜山)三镇,瑞安有瑞安、永安二镇,乐清有柳市、封市(虹桥)二镇。

各镇设有场务,收取商税。

我只是发一些文献记录和一些推断,我也不是历史学家,不好枉下定论.我觉得除去不可靠记录外,应该是北宋建隆二年(961)辛酉,转迁江南下涝(今龙港镇下涝村)定居这段为最早的记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