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這位國軍軍長是抗日名將,反對內戰逃到延安,解放後任副國級職務

火烧 2021-12-25 22:17:57 1050
這位國軍軍長是抗日名將,反對內戰逃到延安,解放後任副國級職務 國民黨軍隊中有不少人後來棄暗投明,走向了人民軍隊,建國後成為國家高級幹部。其中有一人曾是國軍軍長,也是一位抗日名將,因為反對內戰逃到延安,

這位國軍軍長是抗日名將,反對內戰逃到延安,解放後任副國級職務  

這位國軍軍長是抗日名將,反對內戰逃到延安,解放後任副國級職務
國民黨軍隊中有不少人後來棄暗投明,走向了人民軍隊,建國後成為國家高級幹部。其中有一人曾是國軍軍長,也是一位抗日名將,因為反對內戰逃到延安,解放後成為了副國級的幹部。此人的名字叫張沖。
張沖,1901年1月25日出生,彝族人,雲南省瀘西縣永寧鄉小布坎(現彌勒縣)人,幼年的張沖讀過私塾,後入鄉和縣城小學讀書,1918年他赴昆明讀書。後來,他組織農民反抗貪官污吏,不久加入滇軍。
1927年時,張沖參與雲南「二·六政變」,又獲得提升的機會,相繼擔任了滇軍的旅長、師長。張沖27歲時已成為滇軍第5師的師長,是滇軍中的實權人物。1931年後,張沖兼任雲南鹽運使。
抗日戰爭爆發後,雲南軍隊組成第60軍開赴前線抗日,張沖任60軍184師師長。1938年4月,張沖率部參加了台兒庄戰役,堅守徐州近郊禹王山27個日日夜夜,挫敗日寇的多次進攻,打出了滇軍的威風。
滇軍60軍有3.5萬人參加了台兒庄戰役,傷亡超過了投入戰鬥人數的一半。張沖指揮的禹王山戰鬥被蔣介石編為軍事教材,提供國民黨軍和軍事院校學習,此戰也使得張沖獲得了「抗日名將」的稱號。
1938年9月,張沖率184師在保衛大武漢的陽新、排市戰鬥中,又給日寇以重大殺傷。後來,60軍擴編為第一集團軍,張沖晉陞為新3軍軍長。1938年11月,滇軍在崇陽戰役中失利,張沖被人誣告。
張沖率新3軍退往九宮山,有人把崇陽失利的責任推給張沖,蔣介石趁機解除了非嫡系將領張沖的兵權。張沖利用賦閑在家時間,將精力投入到家鄉建設事業中。抗戰勝利後,張沖在昆明堅持反對國民黨發動內戰,支持民主運動,受到蔣介石懷疑和監視。
1947年1月張沖飛奔中共聖地延安,受到了解放區領導的熱烈歡迎,隨後他申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張沖被派往東北前線,擔任東北人民解放軍總部高級參議,以滇軍老前輩、老上級的關係,策反了在東北的滇軍第60軍、93軍。建國後,張沖曾任雲南省副省長,當選第一、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任過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務。1980年10月30日,張沖病逝於北京,享年81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