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荀子说天行有常 著名哲学家荀子的名言有哪些?荀子有哪些著作?
著名哲学家荀子的名言有哪些?荀子有哪些著作?
荀子名言
在书籍中,名言所扮演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写一本书籍,你不曾用过任何的名言,那么这本书籍也就会失去了文采,失去了流传的目的。所以很多古代思想家的名言,在书籍里面还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自己的名言,而赋予了书籍丰富多彩的魅力。就如荀子名言,也是如此的。
荀子画像
荀子在世时为后世的人们留下了很多的名言,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做人上,荀子所留下的名言,其实都给人以警醒,告诫了很多的人在学习的路上,应该要怎么去做,才能够变得比较优秀,要怎么去做,学习之路才是比较顺畅的,不至于说因为学习的辛苦,从而就放弃了学业之类的。

这些在荀子的名言中,你都是可以看到他的身影的。特别是荀子名言中的劝学部分,更是让无数的学生都感觉到特别受教。其次就是在遵从礼仪方面了,对于这个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言,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没有礼就不成方圆,这一直都是人们所遵从的,人与人之间应该要有礼,那么才能够变得比较和谐。
而这些都在荀子名言中有所诠释。当你想要知道怎么样的学习才是正确的学习,当你想要知道什么样的人际关系才是正确的,当你想要知道找到一个反省自己的机会,其实多看看荀子名言,都可以给你一个解答,让你顿时豁然开朗,变得更清楚。
荀子非十二子
著名文章《荀子非十二子》是荀子的著作《荀子》三十二篇中的第六篇。其对我国古代史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篇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对战国时期墨翟、宋等学派思想进行批驳。
在文章《荀子非十二子》中,荀子通过逐一、全面的对陈仲、孟轲等十二人的观点主张进行的批判与驳斥,最终将文章的批驳重点引向孟、思学派,并提出了要统一天下,必先在改善诸家各异的言行上下功夫。
荀子对诸家学说的批判主要是围绕什么理论才是能够帮助君主治理国家。如荀子对他嚣和魏牟的利己主义进行了批驳,并批判了陈仲、史鱼酋又太过于对人的性情加以抑制,以致几乎偏离了人的正常性情;对墨翟、宋的功利之观进行了批判,指责慎到、田骈虽然也以法治国,但未与礼相结合,法同虚设;认为田骈和惠施两位大家只会在文字上做文章,严重缺乏实践基础,继而严重背离了治国之道,同时,对子思、孟轲的学说予以犀利的批判,指出子思和孟轲在根本不知晓孔子思想的前提下,就根据有限的事实编造出五行学说,严重影响世人的思想。
荀子认为,这些学说都无法作为君主治理国家的理论依据,更不能在治理国家上,向君主提供任何参考。且提出只有自己的思想学说才可作为君主治理国家的依据,才可以满足君主治理国家的需要。
荀子的著作
荀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学识广泛的学者,也是著名的思想家,虽说,没有与孔子齐名,但是,他的思想也是极其具有影响力的。
荀子画像
和孔子一样,中国古代的学者都有一个与自己同名的著作,荀子也一样,他的著作就叫《荀子》。由于荀子出生在百家争鸣的战国后期,所以,他的思想是混合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多家思想的。所以,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是在学习方面。荀子有一篇名气比较大的文章,它不仅仅是中国语文教材中必须学习的文言文,而其中也产生了许多有名的句子,从中又衍生出了一些词语,例如,锲而舍之,锲而不舍等,这两个词其实是可以表现出荀子对于学习的一种态度的,也可以说是他对于大众学习的一种要求,认为一个人对待任何事情要能够坚持不懈,而不应该中途就没信心放弃,尤其是在学习上,他劝诫人们学习要一直坚持,一直努力,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荀子也有关于人在自己内心方面看法的文章。荀子对于人生来所具备的特性与别人的看法大不相同,他认为人生来就是有欲望、贪念,而善良是后天学到的,所以,为了变善良、变好就要进行学习。
上述两个方面只是荀子著作的一小部分,荀子的作品有许多,有让人们向善,也有对于自然的认识等方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