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二泉映月二胡独奏宋飞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與作者阿炳的感人故事?

火烧 2021-07-30 12:36:13 1035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與作者阿炳的感人故事? 我們都知道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是我國著名的民間音樂,作曲家是民間音樂家華彥鈞,也叫阿炳。這首音樂在20世紀50年代初由由音樂家楊蔭瀏先生根據阿炳的演奏,錄音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與作者阿炳的感人故事?  

我們都知道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是我國著名的民間音樂,作曲家是民間音樂家華彥鈞,也叫阿炳。這首音樂在20世紀50年代初由由音樂家楊蔭瀏先生根據阿炳的演奏,錄音記譜整理,灌製成唱片後很快風靡全國。成為了深受人們喜愛的二胡音樂。

所說1978年,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先生到北京中央音樂學院訪問,聆聽二胡獨奏《二泉映月》。小澤掩面而泣,從坐著的椅子上跪了下去,他虔誠地說:“這種音樂應當跪著,坐著和站著聽都是極不恭敬的。”可見這首音樂的魅力。

這首樂曲自始至終流露的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思緒情感,作曲家華彥鈞正是一位盲人,他在作品中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顯示了中國二胡藝術的獨特魅力,也使得拓寬了二胡藝術的表現力。

阿炳的一生可以說是充滿了戲劇的一生。

據說他生平唯一留存下來的影像,只有一張日偽統治無錫時期“良民證”上的標準照。也正是這一張照片,讓人看到了真實的阿炳。

阿炳的父親華清和是無錫城中三清殿道觀雷尊殿的當家道士,據說會演奏各種樂曲,技藝高超。他的母親吳阿芬是秦家的二少奶奶,讀過私塾,學過書法、繪畫和女紅等。

她過門短短半年,秦家二少爺就因為癆病死了,隨後公婆也死了。為了辦法事,便請了雷尊殿的道士。在眾多的法事活動中,吳阿芬和華清和產生了感情,後來便有了華彥均,也就是後來的阿炳。

要知道在那個封建的年代,並且是一個大戶人家,還是一個年紀輕輕的寡婦,世俗的社會怎麼能夠容忍,她在外面偷人。於是孩子一生一下不,便被送到華清鄉下的親戚家裡寄養。她的母親也族人逼迫自殺了,所以阿炳從小便是一個沒有母親的孩子。

華彥鈞8歲時,回到父親華清和身邊,在雷尊殿裡當了一名小道士。華清和非常疼愛他,用畢生所學來精心栽培和養育這個名譽上是徒弟,實際上是兒子的小道士。小道士不負師父的期望,在音樂上極有天賦,又刻苦努力,很快就成了演奏能手。

華彥鈞21歲時,在師父臨死前,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這私生子的身世給他的內心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以至於後來他放任自流,過上了花天酒地、吃喝嫖賭的生活。華清和把雷尊殿傳給了阿炳,那時雷尊殿的香火很旺,所以阿炳很有錢,又有才,就特別招那些風塵女子喜歡。於是他夜夜笙歌,不顧惜自己的,漸漸地染上了梅毒。

後來梅毒發作,阿炳的眼睛也就瞎了。

由於眼睛瞎了,雷尊殿也被別人奪去了。

至此,阿炳開始了苦難的生活。現在人們說到瞎子阿炳時,總是說他是民間藝人,聽起來好像很體面,但實際上,他就是一個乞丐。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與作者阿炳的感人故事?

最後他和寡婦董彩娣結婚後,每天由董彩娣帶著他去無錫惠山一帶,坐在馬路邊。

聽人說他演奏曲子,董彩娣收錢,一天乞討下來,經常連填飽肚了都不夠,夫妻倆常常一天只吃兩頓飯。

後來,阿炳的鄰家少年在就讀的大學裡偶然拉了一曲阿炳教他的曲子,被中央音樂學院的楊蔭瀏教授聽見了。

於是,楊教授在那個鄰家少年的牽線搭橋下,見到了阿炳。可那時的阿炳已經貧病交加,狀態大不如從前了,所以錄下《二泉映月》等幾首曲子時,並非是阿炳拉得最好的時候。楊教授因為帶的磁帶不多,就只錄下了幾首,本想下次再來錄的。可沒過多久的下次,當他們再來時,阿炳和董彩娣都已經不在了。

阿炳也正是這樣,結束了自己戲劇性的一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