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什么立 三分鼎足成语故事_成语“三分鼎足”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三分鼎足成语故事_成语“三分鼎足”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释义】比喻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并立对峙。也形容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刘邦的大将韩信统率大军荡平了齐国,派人去向刘邦请求说:“齐国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如果不暂立一个王来镇压它,形势肯定不稳。希望让我暂代齐王,这对稳定当前局势较为有利。”

刘邦当时正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处境不利,只得同意韩信当齐王。
韩信的谋士蒯通,分析天下大势后认为,韩信是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对韩信说:“一个人的贵贱,看骨骼形相;喜忧,看脸上气色;成败,看他的性情和决断大事的能力,用这三条来看相,保证万无一失。”韩信就请他看相。蒯通望着韩信,良久,又让韩信转过身去,想了一会,说道:“您的面相,将来最高不过封侯,而且还有性命危险;从您的背影看来,将来却是贵不可言。”
韩信感到不可理解。
蒯通说:“楚汉相争,旷日持久,百姓怨恨。平庸无能的人,断不能平息这场战争。你如果帮助汉王得了天下,将来不过封侯,而如果背叛汉王自立,您就可以跟楚汉三分天下,像鼎的三足一样相互对峙(三分鼎足)。这样,刘、项谁也不敢先动手。以您的雄才大略,去阻止楚汉的争斗,这样做顺应了百姓的愿望,谁不感谢您的恩德?天下诸侯,一定会服从。天赐良机,切莫错过,否则,您现在帮刘邦,将来反受其祸,望您三思啊!”
韩信听了蒯通之言,觉得进退两难,最后还是决定不背叛刘邦而免落不义之名。后来韩信在垓下用“四面楚歌”之计,逼得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得了天下。韩信被封淮阴侯,但刘邦总怀疑他会造反,而且蒯通的言论也传到耳中,于是乘韩信不备,让吕后把他诱杀了。
- 上一篇
bestronger中文 英语谚语:A chain is no stronger than its weakest link 中文翻译是什么?
英语谚语:A chai i o tro ger tha it weake t li k 中文翻译是什么? 英语谚语:A chai i o tro ger tha it weake t li k中文意思
- 下一篇
fgo新从者 《Fate/Extella Link》新参战从者介绍视频!
《Fate/Extella Li k》新参战从者介绍视频 1.6万11:01《怒海战记》CG和实机演示7,47510:44《全境封锁2》育碧E3发布会宣传片3.4万07:16《荣耀战魂》赛季更新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