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特点包括哪些 关于西方历史的写作方式与特点与中国的有什么不同
关于西方历史的写作方式与特点与中国的有什么不同
西方史学史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据认为是在三个学派的影响下诞生的,即意大利克罗齐学派、马克思主义和新史学学派。
克罗齐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观点使历史学家们去思考史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马克思主义和新史学学派都看到历史上的历史著述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对当代社会问题做出回答,历史探讨和历史写作表现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体系。

20世纪初兴起的“批判历史哲学流派”突出地表现了西方历史意识的高涨和思想界对历史作为一门知识领域的发展形态的高度关注。
早期几本重要的通史性史学史著作都出现在20世纪上半叶,如福特的《近代史学史》(1911年)、古奇的《19世纪的历史和历史学家》(1913年)、里特尔的《历史科学的发展》(1919年)、班兹的《历史著作史》(1937年)、邵特维尔的《史学史》(1939年)和汤普森的《历史著作史》(1942年)。
20世纪下半叶,历史学普遍成为各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历史理论和历史意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马克思主义对20世纪的巨大影响就是一例。
学术界和社会对历史写作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过程和形式的关注增强。
我国现行的历史编纂方式是近代开始以西方历史编纂模式为准,继承下来的
中国自己的历史记录方式在中国古典文集中还是能经常看到的
对于希罗多德的历史之父的称呼,是罗马演说家西塞罗评价他为“历史之父”但不少历史家和哲学家怀疑希罗多德所记内容的真实性,并称他为“谎言之父”或“欺骗者”。
在近代考古认证中确认了其言论的真实性,也只能说明其作为历史学家记录历史的准确性,他的主导思想在欧洲史坛最先对史料采取了一定程度的分析批判态度,而不是盲目相信一切传闻。
他创造了叙述历史的新方法,把记载史实和加以阐释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于历史事件,希罗多德并没有首尾一贯地解释发生的原因,时而诉诸神的意志和命运,时而认为取决于个别人物的才能,也有时借助于对历史或地理情况的分析。
希罗多德虽然推崇雅典民主,但充分肯定古代亚非人民的文化成就。
对于历史编纂学上是有一定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