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名正言顺多重要 古代婚嫁:沒有三書六禮,不算名正言順
古代婚嫁:沒有三書六禮,不算名正言順 每天5分鐘獲得1個國學知識第二十二期:三書六禮「三書六禮」是中國的傳統婚姻習俗禮儀。所謂「三書」:聘書(訂親之書)、禮書(過禮之書)、迎親書(迎娶之書)。所謂「六

古代婚嫁:沒有三書六禮,不算名正言順
每天5分鐘獲得1個國學知識
第二十二期:三書六禮
「三書六禮」是中國的傳統婚姻習俗禮儀。
所謂「三書」:聘書(訂親之書)、禮書(過禮之書)、迎親書(迎娶之書)。
所謂「六禮」:為婚禮前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
三書六禮的結婚過程包括了從談婚、訂婚到結婚等過程的文書和禮儀,整個傳統婚姻習俗禮儀通知了親屬鄰里,以取得社會的認可和保障。在古代很多時代,男女若非完成「三書六禮」的過程,婚姻便不被承認為明門正娶。
【三書】
「三書」是結婚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可以說是古時保障婚姻的有效文字記錄。
聘書:聘書指三書中用來訂親的文書。
由男方提供,在六禮中的納吉環節,男方將其交與女方。象徵著婚約的正式締造。交過聘書後,婚約便不可悔改作廢了。
禮書:禮書指三書中用來列明禮物數量的文書。
一般在六禮中納徵環節使用,用以列舉納徵時所贈送的禮品及其數量。
迎親書:迎書指三書中用以迎娶新婦的文書。
一般在迎親時由男方交給新婦。作為迎娶的憑證。新婦拿到迎書,即可憑此稱自己為某家某婦。
【六禮】
「六禮」是結婚過程的六個禮法,分別指:
納采
「六禮」中的第一禮,男方欲與女方結親,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親,送禮求婚。得到應允後,再請媒妁正式向女家納「採擇之禮」。初議後,若女方有意,則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並攜帶一定禮物,故稱納采。
問名
「六禮」中的第二禮,即在女方家長接納提親後,女家將女兒的年庚八字帶返男家,以使男女門當戶對和後卜吉凶。
「問名」之禮最早見於《儀禮》中:「婚有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又曰:「問名:問名者,將歸卜其吉凶。」《禮記·方氏注》也說:「問名者,問女生之母氏也。」
納吉
又稱過文定,當接收庚帖後,便會將庚帖置於神前或祖先案上請示吉凶,以肯定雙方年庚八字沒有相衝相剋。當得知雙方並沒有相衝相剋之徵象後,婚事已初步議定。
納徵
又稱過大禮,即男家把聘書和禮書送到女家。在大婚前一個月至兩周,男家會請兩位或四位女性親戚(須是全福之人)約同媒人,帶備聘金、禮金及聘禮到女方家中;此時,女家需回禮。
請期
又稱乞日,即男家擇定合婚的良辰吉日,並徵求女家的同意。
迎親
或親迎,在結婚吉日,穿著禮服的新郎會偕同媒人、親友親自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在到女家前需到女家的祖廟行拜見禮,之後才用花轎將新娘接到男家。在男家完成拜天、地、祖先的儀式後,便送入洞房。
三書六禮是中國傳統婚禮的重要禮儀,直至現代中國的婚俗禮儀中,尤其在一些鄉村地區的婚姻形式,仍可見到「婚姻六禮」的明顯痕迹。
你家鄉還有這些婚嫁習俗嗎?
福利時間
【限時9.9秒殺】
孩子作文寫不好,根本原因是方法不對!
語文名師周欣教你八個小妙招,簡單易學,有效提升作文文采!
課程提綱
1.少用「我」字給文章瘦身
2.運用感覺器官讓文章豐滿
3.準確使用動詞使描寫生動
4.善用修辭讓語言更加豐富
5.巧用四字詞語給語言升級
6.引用古詩文彰顯文化底蘊
7.仿寫名篇句式,站在文化巨人的肩上
8.把握句式變化,形成文章的抑揚頓挫
適合誰聽
小學和初中的學生(可以與家長一起學習)
中小學生家長
中小學語文老師
語文培訓老師
▽ 戳視頻:兩分鐘了解課程
很赞哦! (1050)
- 上一篇
新婚姻法孩子6个月离婚 离婚我与丈夫生活了4年零8个月;生有男孩,今年34个月,因为性格差异,我想离婚,请问我不想要孩子可以吗/
离婚我与丈夫生活了4年零8个月;生有男孩,今年34个月,因为性格差异,我想离婚,请问我不想要孩子可以吗/ 离婚我与丈夫生活了4年零8个月;生有男孩,今年34个月,因为性格差异,我想离婚,请问我不想要孩
- 下一篇
黑手党帮规 家有家法,帮有帮规,土匪对触犯山规者用刑花招迭出、惨不忍睹!
家有家法,帮有帮规,土匪对触犯山规者用刑花招迭出、惨不忍睹 家有家法,帮有帮规。旧中国占山为王的土匪们其实很讲究规矩,制定了如「 ”十不抢”「 ”七不夺”「 ”五不准”等很多帮规严令执行,对触犯律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