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巧言令色鲜矣仁的典故 成语: 令色巧言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令色巧言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令色巧言 成语简解 编号: 3907成语: 令色巧言注音: ㄌ|ㄥˋ ㄙㄜˋ ㄑ|ㄠˇ |ㄢˊ汉语拼音: lì g è qiǎo yá 参考词语
成语: 令色巧言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令色巧言 成语简解 编号: 3907成语: 令色巧言注音: ㄌ|ㄥˋ ㄙㄜˋ ㄑ|ㄠˇ |ㄢˊ汉语拼音: lìng sè qiǎo yán参考词语: 巧言令色释义: 义参「巧言令色」。见「巧言令色」条。Emoji符号: 令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令色巧言”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巧言令色」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巧言令色」的「巧」是美妙之意,「令」则是好的意思,所以「巧言令色」是指话说得很动听,脸色装得很和善,可是一点也不诚恳。《书经.皋陶谟》里有一段记载夏代禹与皋陶间的对话,讨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贤明的君王。皋陶认为治理国事最重要的就是知人善任、使百姓安乐。禹也觉得很有道理,但真的要做到实在很难,连身为君王的舜都难以做到。能知人善任,就是有智慧;真能使百姓安乐,就是有仁德。如果真能有智又有德,就不会有人作乱,那舜又何必为驩兜这个恶人烦心?何必驱逐苗族?又何必怕巧言令色的小人呢?文中的「巧言令色」就是指表里不一、虚伪不实的小人,是有德之人所憎恨、避而远之的。所以孔子也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后来「巧言令色」演变为成语,就用来形容人矫情窗u穈陛C典源: 此处所列为「巧言令色」之典源,提供参考。《书经.皋陶谟》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1>而惠2>,何忧乎驩兜3>?何迁4>乎有苗5>?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6>?」 〔注解〕 (1)哲:明智。 (2)惠:仁爱。 (3)驩兜:音ㄏㄨㄢ ㄉㄡ。舜时的四个恶人之一。 (4)迁:驱逐。 (5)有苗:三苗,古代少数民族之一。 (6)孔壬:奸佞之人。孔,甚也。壬,通「佞」,谄媚。书证: 01.《魏书.卷九三.恩幸列传序》:「夫令色巧言,矫情饰貌,邀眄睐之利,射咳唾之私,此盖苟进之常也。」 02.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三.爱卿传》:「妾本倡流,素非良族。……令色巧言,迎新送旧;东家食而西家宿,久习遗风;张郎妇而李郎妻,本无定性。」 成语接龙
“言”字开头的成语
言不由衷言人人殊言简意赅言过其实言之有物言听计从言行计从言听计用言若悬河言简意足言笑不苟言简意深言由衷发言泪俱下言何容易言无伦次言不由中言从计行言听计行言类悬河“令”字结尾的成语
三申五令“令”字开头的成语
令色巧言令人深省“言”字结尾的成语
哑口无言畅所欲言逆耳之言顿口无言巧语花言立马万言不惭大言蜚流之言闭口无言九鼎一言直口无言噤口不言厉色疾言尽所欲言令色巧言逆耳忠言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令色巧言”分成的单字详解:
令, 色, 巧, 言。
很赞哦!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