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上的大玉儿和多尔衮 哲哲和海兰珠大玉儿的关系,海兰珠与大玉儿

火烧 2022-09-21 01:58:25 1064
哲哲和海兰珠大玉儿的关系,海兰珠与大玉儿 海兰珠与大玉儿孝庄、她的姑姑哲哲和她的亲姐姐海兰珠都嫁给了皇太极。《孝庄秘史》里描写,恃宠而骄的海兰珠刻意排挤孝庄,姐妹俩的关系很不好。这两姐妹果真为争宠而闹

哲哲和海兰珠大玉儿的关系,海兰珠与大玉儿  

海兰珠与大玉儿

孝庄、她的姑姑哲哲和她的亲姐姐海兰珠都嫁给了皇太极。《孝庄秘史》里描写,恃宠而骄的海兰珠刻意排挤孝庄,姐妹俩的关系很不好。这两姐妹果真为争宠而闹翻了吗?

孝庄、她的姑姑哲哲、还有她的亲姐姐海兰珠先后嫁给了皇太极。在很多民族发展初期,都或多或少产生过乱伦现象。根据电视剧所说,由于皇太极的正宫,也就是孝庄的姑姑哲哲怀孕了,怀胎十月期间得找人伺候皇上,这才钦点了孝庄。 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因为哲哲那时侯根本就没生过孩子。恰恰是因为自己不孕,哲哲才让自己的两个侄女孝庄和海兰珠先后嫁进宫来。海兰珠是庄妃的姐姐。她本来已经嫁给了蒙古的贵族,丈夫死了以后,她自己就回家了。 但问题是孝庄嫁给皇太极以后,很多年都没生孩子。好不容易生了吧,却一连生了3个女儿。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庄妃的姐姐再度嫁给了皇太极。说得俗一点,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皇太极爱跟科尔沁的哪个女人睡都没关系,只要儿子是科尔沁的蒙古女人生的就行了。所以,无论是孝庄、海兰珠还是哲哲,她们的婚姻都有着明显的政治色彩,与爱情是没有关系的。 事实上,孝庄、海兰珠再加上哲哲是很和睦、团结的。因为从根本上说,她们的婚姻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改造满清皇室的后代,让后世的统治者流淌着蒙古人的血液。她们先后嫁给皇太极,这里面多少有点前赴后继的味道。嫁了一个,没生出孩子来,就再嫁一个过去。反正科尔沁部落有的是美女,就是一定要生出一个有蒙古血统的后代,借满清人来复兴蒙古帝国的大业。 电视剧中描写孝庄和海兰珠的恩怨,有一部分是因为福临出生以后,海兰珠的儿子就死了。其实历史并不是这样的,这也根本不能构成姐妹俩有矛盾的原因。海兰珠的儿子出生后,孝庄才怀上了孩子。这一年的冬天,也就是1638年的2月底,海兰珠的儿子得病夭折了。 皇太极得知这个消息后很伤心,因为这个儿子他是很宠爱的。虽然之前有过几个儿子,但都不是正而八经的妃子生的。好不容易有了个正宫生的孩子,却在周岁时夭折了。正在皇太极极度悲伤的时候,庄妃又为皇太极生下了个儿子。皇太极给这个孩子起名叫“福临”,寓意灾难过后大福降临。所以说是因为福临克死了海兰珠的儿子,姐妹俩因此反目是站不住脚的。在大清的后宫里,孝庄、海兰珠、哲哲是同一个利益集团,共同承担着复兴蒙古的重任。

谁可以简单的说一下皇太极,和哲哲,玉儿,海兰珠的关系。皇太极最喜欢的应该是海兰珠吧

哲哲 皇太极第一任大妃也是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孝庄文皇后和宸妃海兰珠的姑姑。哲哲刚满十六岁便远嫁皇太极为妻。一迎娶之际,皇太极率领部下从赫图阿拉城(今新宾县老城)出发,北行三百余里到达辉发部(今吉林省辉南县境)扈尔奇山城,在此杀牛宰羊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和结婚仪式。天命十一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封哲哲为“大福晋”。所谓大福晋是主持亲王家政的主妇,管理后宫一切事务,包括对其它侧福晋及庶福晋(即妾)的管束。有时皇太极外出打猎也要携哲哲出行。皇太极坐殿,哲哲有时与他左右而坐。哲哲所以受到如此重视,获得大福晋的尊贵地位,并不完全由于皇太极对她的倾心,主要还是她出身于蒙古大领主世家,是清朝初期的联姻制度的核心。当然清初婚姻制度非常重视门第高低。天聪初年,哲哲的母亲从科尔沁来盛京看望女儿、女婿,皇太极均以大礼相待。由此可见皇太极与哲哲这一对夫妻的相敬如“宾”

大玉儿 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次女。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庄妃。 而据史料载:大玉儿在她姐姐海兰珠入宫前也并非像影视作品中描述的一般受尽皇太极宠爱,从天命十年多天聪七年大玉儿在后宫的地位并不显赫,她能成为一代贤后除了机缘巧合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皇太极对她姐姐海兰珠的爱屋及乌。 最后海兰珠 《清史稿·后妃列传》:敏慧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皇后姊也,天聪八年来归,崇德元年,封关雎宫宸妃,妃有宠于太宗,生子,为大赦,子二岁殇,未命名。六年九月,太宗方伐明,闻妃病而还,未至,妃已薨,上恸甚,一日忽迷惘,自午酉始瘥,乃悔曰“天生朕为抚世安民,岂为一妇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遣也。”上仍悲悼不已。诸王大臣请出猎,遂猎蒲河。还时过妃墓,复大动。妃母和硕妃来书,上命内大臣掖舆临妃墓,郡王阿达礼,辅国公扎哈纳当妃丧作乐,皆坐夺爵。 海兰珠应该算是皇太极真爱了,她与天聪八年二嫁皇太极,随即冲冠后宫崇德六年,海兰珠因病逝世,皇太极哀恸不已,于两年后追随海兰珠而去

同为科尔沁女子,大玉儿、海兰珠、哲哲的命运分别如何?

1,科尔沁格格大玉儿梦想着和心上人在草原上过鹰般自由的生活,可命运却把她推上了风云际会的历史舞台。

大玉儿深爱着多尔衮,却阴差阳错嫁给了皇太极。这两个雄才武略的男人,一个开创了大清基业,一个扬鞭策马中原,她注定要母仪天下,却也注定要历尽人世沧桑。

终其一生,她从未淡退对多尔衮的爱,但也时刻记着自己身上的责任。当恩宠和荣耀接踵而至,她却痛苦地挣扎于政治与情感的夹缝中。

从庄妃到太后再到太皇太后,大玉儿一生经历清初三朝,辅佐两代幼主,力挽狂澜,闯过一次次险恶的政治斗争、一场场血刃的生死搏杀,始终站在历史进步的一面,以独有的胸怀和魄力推动时代车轮前行。

2,海兰珠命运坎坷,海兰珠曾经嫁过人,而海兰珠原来的丈夫对她并不好,甚至经常打骂她,后来海兰珠的丈夫死后,便成了寡妇,备受族人非议。

而皇太极雄材大略,身处权力的顶峰,而男人天生就具有保护欲望,因此皇太极第一次见到海兰珠那楚楚可怜的眼神,便深深的爱上了海兰珠。

海兰珠嫁过来,海兰珠第一胎就生了个男孩八阿哥,当时嫡长子豪格已经28岁了,皇太极28年没有再生出嫡子,因此尤其的偏爱八阿哥。

然而海兰珠的儿子八阿哥不久就夭折了,海兰珠经受打击也一病不起。

八阿哥死后,海兰珠整日郁郁寡欢,终于忧闷成病。宸妃弥留之际,皇太极正在松山战场上指挥作战,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后,立即兼程赶回盛京,当他进入关睢宫时,宸妃已驾返瑶池了,终年33岁。

3,孟古哲哲(1575—1603)出身名门, 是海西女真势力强大的叶赫部贝勒杨吉砮的女儿。1582年,还未建功业的努尔哈赤来到叶赫部,杨吉砮慧眼识人,将只有八岁的孟古哲哲许配给了努尔哈赤,说等到孟古哲哲长到出嫁的年时,一定把她送往建州与其完婚。

而此时的努尔哈赤是非常愿意与叶赫联姻以壮大自己的势力,就迫切地要求立刻娶他的大女儿,杨吉努告诉努尔哈赤,他并不是为了推托与他联姻而不把长女嫁给他,实在是自己品貌出众的小女儿孟古姐姐才配得上他,是努尔哈赤未来的佳偶,希望他耐心地等待。

听了岳父这番肺腑之言,努尔哈赤欣然从命。 1588年9月,14岁的孟古哲哲在兄长叶赫贝勒纳林布禄的护送下来到费阿拉城,努尔哈赤率众出城相迎,杀牛宰羊,大宴成婚。

新娘孟古哲哲终于显露出了她的与众不同:论相貌,她面如满月,端庄妩媚,风姿妍丽;论修养,她气度宽宏,不喜奉承,不惧恶言,举止庄重大方,口无恶言,耳无妄听,始终如一,毫无过失。 于1592年11月28日(明万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申时,生下清太宗皇太极。 1603年,孟古哲哲病危时,临终前,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再见自己的母亲一面。尽管与叶赫部落已经结下了仇怨,努尔哈赤还是立即派遣使者前去迎接岳母。

然而双方的仇恨实在是太深了,对于努尔哈赤的请求,叶赫贝勒纳林布禄坚决不许,最终只派了孟古乳母的丈夫南太前往建州女真部探视。

故孟古哲哲只能带着对母亲的思念,对丈夫与胞兄之间争斗不休的无奈,撒手人寰,年仅二十九岁。

扩展资料:

1、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

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永福宫庄妃。

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驾崩,顺治帝即位,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

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昭西陵,上谥,雍正、乾隆累加谥,最终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2、敏惠恭和元妃(1609年-1641年),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生于万历三十七年,为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亦孝端文皇后之侄女。

天聪八年(1634年),时年二十六岁海兰珠入清宫。而早在天命十年(1625年),她年仅十三岁的妹妹布木布泰(即孝庄文皇后)就已嫁给了皇太极。海兰珠在此之前是否婚配,前夫何人,无考。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册封五大福晋时,封为关雎宫宸妃,为四妃之首,仅次于姑母哲哲。皇太极将海兰珠居住的东宫赐名为“关雎宫”。

海兰珠的封号和她所居宫室的名称,充分表达了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由衷喜爱。宸妃深受皇太极宠爱,两人感情极深。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1637年8月27日),宸妃生下皇太极第八子。皇太极为此大赦,这是立太子时才会有的举措。母子最受皇太极宠爱。

但此子未命名,就于崇德三年正月廿八日(1638年3月13日)逝世,不满周岁。崇德六年,宸妃逝世,年三十三,死后葬在清昭陵,谥号“敏惠恭和元妃”。

3、孝端文皇后(1599年5月31日-1649年5月28日),博尔济吉特氏,名额尔德尼琪琪格(“哲哲”为崇德后宫妃嫔对孝端文皇后的称呼,即“姐姐”),汉语意为“宝花”。

清朝开国皇帝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后,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和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的姑姑。清代首位生前由丈夫亲自册立的皇后,首位母后皇太后,同时也是首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后金逐渐重视与蒙古的联盟,哲哲也因蒙古受到重视,地位逐渐上升,清太宗时为国君福晋、中宫皇后。

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为母后皇太后,无徽号。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去世,享年五十一岁,葬清昭陵。全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玉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兰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哲哲

皇太极为什么如此喜欢海兰珠,而不是哲哲和大玉儿?

皇太极是一位历史上非常了不起的皇帝,开创大清,眼光智慧何等厉害,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26岁了,在当时来讲是个大龄青年,势必有什么原因的,但是海兰珠在嫁给皇太极之前在历史上找不到相关记载,给后人很多遐想,要说海兰珠美貌是肯定的,也一定有过人之处、才会让皇太极这样的伟人爱上,那么皇太极也是痴情,海兰珠在死后不久,皇太极也死了,他们肯定是有爱情的。也不失为一段历史佳话。那么为什么皇太极这么喜欢海兰珠呢?

首先得从皇太极的上半生说起,皇太极上半生实在是太苦闷了,几乎没有享受过什么温情,早年的时候征战沙场几乎是从死人堆中爬出来的,后来又是为了自己的帝位、大清的天下征战不休,以前的婚姻都是政治上的结合,根本没有感情可言。

而这个时候宸妃出现了,她和别的女人不一样,别人都是先考虑到利益,而她对他则是很单纯的爱情,(恋爱中的女人,魅力无穷)所以这一生都缺爱的皇太极被感动了,这可能也是皇太极宠爱宸妃最重要的原因。再来宸妃确实是有着和别人不同的韵味,当时皇太极宫中的妃子大多是来自于政治上的结合,在皇太极面前展示的都是强势的一面,而宸妃不同,虽然已经26岁了,但是肌肤洁白、貌美如花的宸妃楚楚可怜的样子反而更能引起皇太极的保护欲。

说起皇太极和海兰珠的爱情故事从古至今,都有一个表达,那就是皇太极对海兰珠的深爱,超越了生死,甚至可以说超越了极限,海兰珠虽然嫁过人(史上无载),但皇太极对她的宠爱甚过了任何一个娘娘,任何一个贵妃,包括漂亮,华贵,又善解人意的皇后,海兰珠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宸妃,他给海兰珠的爱使他倾尽了他所有的真情,这是一段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皇太极共有后妃8人(不含庶妃),其中5人系蒙古人,占了多一半,这就是皇太极“抚绥蒙古,进攻明朝”国策的政治需要。但皇太极最宠爱的三位后妃(皇后、庄妃和宸妃)又都是蒙古人中的一家人,这已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而他对宸妃海兰珠的宠爱更可以说是达到了痴心痴情的地步。

第一:因为兰珠命运坎坷,海兰珠曾经嫁过人,而海兰珠原来的丈夫对她并不好,因此皇太极第一次见到海兰珠那楚楚可怜的眼神,便深深的爱上了海兰珠,这可能就是由怜生爱吧!

第二:海兰珠只把皇太极当成男人,单纯的爱情,因此皇太极作为一个男人,当然会偏向全心全意深爱之家的女人了。

第三:因为海兰珠一举得男。在古代生儿子这是非常重要的。被封为关雎宫宸妃,宸妃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皇后哲哲。

第四:感情因素。海兰珠即将迎来自己作为女人的人生巅峰时,老天却跟他开了个大玩笑,孩子还没有取名,就于崇德三年夭折,不满周岁。爱子的死,给皇太极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击。宸妃所遭到的打击尤重,整日郁郁寡欢,终于忧闷成病,弥留之际,皇太极从前线返回,日夜兼程赶回盛京,然而海兰珠已经去世,终年33岁痛失爱人,皇太极朝夕悲痛,饮食顿减,身体每况愈下,最终死去。

海兰珠是一位知书识礼、贤惠端庄而又十分秀美的姑娘。然而在诸多蒙古族姑娘中更加显得苗条清秀,白皙娇嫩,抚媚动人。而且,当时姑娘多在十几岁就出嫁,海兰珠时年25岁,据说海兰珠曾经嫁过一次人的,但是在任何历史资料中都没有关于海兰珠嫁给皇太极之前的资料,究竟嫁没嫁过不详。不过海兰珠更具一种成熟的美。自古英雄爱美人,皇太极对海兰珠一见钟情。

最终原因是态度,海兰珠无依无靠唯一能依靠的是皇太极。所以海兰珠把皇太极当成唯一,当成了真正的丈夫。哲哲,大玉儿等都是有身份的人,皇太极不是她们生命的全部,离开皇太极他们依然过的很好。而海兰珠只有皇太极一人。

同为科尔沁女子,大玉儿、海兰珠、哲哲她们的命运为何差距很大?

喜欢看清宫剧的小伙伴都知道,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来自科尔沁族的皇后和妃子。因此科尔沁也有着妃子之乡的称呼。但是同样是科尔沁的女子,大玉儿,海兰珠和哲哲的命运却差距很大。命运的差距与她们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因素。

她们三人都嫁给清朝到皇上皇太极为妻。所不同的是哲哲是皇后,而大玉儿和海兰珠则是妃子。然而哲哲嫁给皇太极的时间较长但是她没有生下小孩,因此把海兰珠和大玉儿也嫁给皇太极,巩固科尔沁的地位。在这些女子当中海兰珠是最幸运的人。她虽然年纪比其他两个人的年纪大,也曾经嫁给过其他男人。但是她温柔贤惠,善良是大体是皇太极最为宠爱的妃子。

历史上的大玉儿和多尔衮 哲哲和海兰珠大玉儿的关系,海兰珠与大玉儿

三个女人虽都为科尔沁的女子,是他们的性格却截然不同。海兰珠性格温柔,需要男子的保护,容易激发男子的保护欲。而哲哲比较强势,喜欢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扛着,不愿意和他人分享。同时哲哲也是一个聪明的太后,她在清朝的历史上留下来深刻的一笔。

与海兰珠和哲哲所不同的大玉儿,她的一生却是不幸福的。大玉儿虽然贵为皇后本身十分爱慕着皇太极。但是皇太极对大玉儿一开始是没有半分意思的。而且他们的婚后生活也不温不火。皇太极怀疑大玉儿和多尔衮之间有奸情,怀疑他自己的孩子是多尔衮的,于是恨透了大玉儿。大玉儿的这一生没有得到皇太极的爱,但是她却用他的智慧辅佐了一代又一代的君王。

海兰珠宸妃有被孝庄挫骨扬灰吗?

没有,海兰珠宸妃是孝庄的亲姐姐。孝庄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也无愧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很快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大宴群臣,还颁发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无奈此子福薄命短,来到人世间两年,但尚未来得及命名就夭亡了。爱子的死,给皇太极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击。

宸妃所遭到的打击尤重,整日郁郁寡欢,终于忧闷成病。1641年宸妃弥留之际,皇太极正在松山战场上指挥作战。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后,置紧张战事于不顾,立即兼程赶回盛京。当他进入关睢宫时,宸妃已驾返瑶池了,终年33岁,正是风华之年。皇太极悲恸欲绝,寝食俱废。

乃至昏死过去,经紧急抢救,才渐渐苏醒过来。为表示对爱妃的悼念,皇太极为宸妃举行了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宸妃死后火化,初暂安于盛京地载门外五里的墓地。皇太极葬入昭陵之后,宸妃也被迁葬到昭陵妃园寝内。

扩展资料:

海兰珠宸妃简介:

皇太极的宸妃,海兰珠·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她是孝庄的亲姐姐,比孝庄大4岁。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已经26岁,比孝庄晚嫁皇太极9年。海兰珠最早出现的的史料是“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尔沁部乌克善洪台吉率诸臣送妹至。汗偕诸福晋迎至,设大宴纳之为福晋。”

崇德元年,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海兰珠为“宸妃”。以《诗经》中像征爱情的诗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宸妃居住的寝宫命名为“关睢宫”。宸妃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其姑母孝端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简介:

明末清初的乱世,造就出一大批杰出人物。在博尔济吉特家族中,就出一一个家喻户晓的女中豪杰——她就是曾经辅佐三朝的孝庄文皇后。她不仅聪明美丽,还能忍辱负重,以政治家的才能、谋略帮助其夫皇太极,广纳人才。

以后又帮助幼子福临继承大统;最终支持孙子玄烨大胆治国除奸,使清朝走向兴旺盛世。据有关史料记载,孝庄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1613年3月),卒于清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1687年1月),姓博尔济特氏,名布木布泰。她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乃贝勒寨桑之女。

其十三岁时,嫁于后金四大贝勒之一的皇太极为妻。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号大清称帝,封其为永福宫庄妃。后人根据其死后谥号称之为孝庄。崇德三年,她生皇九子福临,而后福临嗣帝位,是为顺治,孝庄被尊为皇太后。

再后,其孙玄烨又嗣帝位,是为康熙,又被尊为太皇太后。由于她是皇太极的妃子,而皇太极的谥号是太宗文皇帝,又因其儿子和孙子均是皇帝,所以史称“孝庄文皇后”,一般也称之为孝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博尔济吉特·海兰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庄文皇后

揭秘:历史上的海兰珠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的海兰珠:皇太极的妃子宸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名字叫Harjol,哈日珠拉,汉译海兰珠,生于约万历37年(1609年),她是孝庄的亲姐姐,比孝庄大4岁。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已经26岁,比孝庄晚嫁皇太极9年。历史记载中,宸妃海兰珠可谓宠冠后宫,崇德六年,宸妃去世,皇太极追谥宸妃为敏惠恭和元妃。说起皇太极和海兰珠的爱情故事从古至今,都有一个表达,那就是皇太极对海兰珠的深爱,超越了生死,甚至可以说超越了极限,海兰珠虽然嫁过人(史上无载),但皇太极对她的宠爱甚过了任何一个娘娘,任何一个贵妃,包括漂亮,华贵,又善解人意的皇后,海兰珠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宸妃,他给海兰珠的爱使他倾尽了他所有的真情,这是一段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海兰珠怎么死的?皇太极怎么死的?皇太极和海兰珠是真正的爱情吗?

历史上的海兰珠有吗? 皇太极共有后妃8人(不含庶妃),其中5人系蒙古人,占了多一半,这就是皇太极“抚绥蒙古,进攻明朝”国策的政治需要。但皇太极最宠爱的三位后妃(皇后、庄妃和宸妃)又都是蒙古人中的一家人,这已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而他对宸妃海兰珠的宠爱更可以说是达到了痴心痴情的地步。 海兰珠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妹,姓博尔济吉特氏。她是皇太极清宁宫皇后哲哲(史称孝端文皇后)的侄女,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史称孝庄文皇后)的姐姐,于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在其兄吴克善陪送下出嫁皇太极为妃。 这次婚姻是在天聪七年(1633年)四月皇太极中宫皇后之母科尔沁大妃偕次妃前来盛京访问时商量决定的。 当时皇太极最小的弟弟多铎,先已想要娶科尔沁大妃的小女儿,就是哲哲的亲妹妹。皇太极最初不同意,因为他听说此女才貌都不太出众,而多铎自幼娇生惯养,心高自傲,放荡不羁,十分任性。恐怕两人合不来,引起不愉快。这次科尔沁大妃亲自前来,既是带女儿走亲戚,也有意让多铎相看小女的意思。多铎相看之后,更加钟情。皇太极不忍违背汗父留下的幼小弟弟的意愿,更不愿为徇庇戚属而与幼弟发生矛盾。皇太极经过反复考虑,准备同意这桩婚事。 皇太极带领后妃造访科尔沁次妃的幕帐,次妃热情款待,由于有后妃的光临,全部女眷出场承担招待,海兰珠也跟随前来拜见姑母哲哲,和妹妹布木布泰(大玉儿)见面。对于既是姑夫,又是妹夫的皇太极,海兰珠当然也会问候一番。 海兰珠是一位知书识礼、贤惠端庄而又十分秀美的姑娘。然而在诸多蒙古族姑娘中更加显得苗条清秀,白皙娇嫩,抚媚动人。而且,当时姑娘多在十几岁就出嫁,海兰珠时年25岁,据说海兰珠曾经嫁过一次人的,但是在任何历史资料中都没有关于海兰珠嫁给皇太极之前的资料,究竟嫁没嫁过不详。不过海兰珠更具一种成熟的美。自古英雄爱美人,皇太极对海兰珠一见钟情。 历史上的海兰珠有吗? 这次大妃及次妃的来访,也确定了皇太极与海兰珠的婚姻关系。 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海兰珠在其兄吴克善陪送下出嫁皇太极为妃。被皇太极封为关雎宫宸妃,成了关雎宫的主人,地位仅次于中宫皇后。关雎宫,来源于《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佳句,是皇太极爱恋宸妃,并为之最动真情的象征。 崇德二年(1637),宸妃入宫两年多就为皇太极生了个男孩,即皇太极第八子。皇太极非常高兴,召集文武群臣,颁发了大赦令。宠妃生子,大赦天下,这是不合礼制的事情。只有皇后才有此荣誉。但皇太极对宸妃一往情深,只愿与她厮守终老。她生的儿子将来是要继承皇位的。所以才这样的兴师动众的。 皇太极还封宸妃的母亲为和硕贤妃,赏赐仪仗。对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一门大加封赏。除爱新觉罗家庭之外的封赏之隆仅此一家。谁都知道这是因为宸妃的原因。谁知这个孩子出生才半年,还没有来得及命名就夭折了。皇太极为之伤心不已。宸妃本人当然更伤痛,日日夜夜哀思亡儿,竞大大伤了身子。当然,皇太极对她的钟爱并未因此而稍减,反而更加倍地怜惜她,抚爱她,希望能为她分担忧伤,恢复健康。 祟德六年(1641)九月,皇太极亲率大军攻打明朝的松山、杏山,在松山城西北十里处安营扎寨。一天,朝中大臣满笃里、穆成格等从盛京(沈阳)来到军营,报告了宸妃患病的消息。皇太极立即召集军事会议,对围困杏山等地做了具体的部署,然后,他就启程返回盛京。 可是,他没有回到盛京,海兰珠已命归西天,皇太极听说之后悲痛不已。“一日忽迷惘,自午至酉始瘥”。大臣们都劝他节哀,但效果不大,仍然茶食不进。祖可法、张存仁、马国柱、雷兴等大臣见此情景,纷纷劝他说:“伏念皇上以万乘之尊,中外仰赖,臣庶归依。今者皇上过于悲痛,大小臣工,不能自安。以臣等愚见,皇上蒙天眷佑,底定天下,抚育兆民;皇上一身,关系重大,况今天威所临,大功屡捷。松山锦州,克取在指顾问。此正我国兴隆,明国败坏之时也。皇上宜仰体天意,自保圣躬,勿为情牵,珍重自爱。” 大玉儿(14)海兰珠(4)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