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假如德军攻破列宁格勒,会对苏军造成怎样的重大影响?
假如德军攻破列宁格勒,会对苏军造成怎样的重大影响? 二战中,列宁格勒被围城九百天,最终迎来了胜利。列宁格勒战役的胜利,不仅仅在于消灭了德国大量的兵力,更在于将德国北部集群死死托在了列宁格勒,让他们无暇
假如德军攻破列宁格勒,会对苏军造成怎样的重大影响?

二战中,列宁格勒被围城九百天,最终迎来了胜利。列宁格勒战役的胜利,不仅仅在于消灭了德国大量的兵力,更在于将德国北部集群死死托在了列宁格勒,让他们无暇他顾。然而,如果我们做一个假设,列宁格勒被攻陷了,对于苏联意味着什么呢? 一.列宁格勒对于苏联的意义 首先来说,列宁格勒对于苏联意义重大,它不仅仅是苏维埃政权的发祥地,更是十月革命开始的地方。这里就是苏联的精神首都。如果这里失去了,对于苏联的军心,民心都是巨大的打击,所以苏联丢不起列宁格勒,也不敢丢了它。 其次,列宁格勒是苏联最大的工业中心,拥有众多工业,包括苏联的基洛夫兵工厂,波罗的海造船厂]等。尤其是这两者,是当时苏联为数不多的专业的坦克制造厂和造船厂,可以说是苏联人的军工中心。如果失去了这里,且不说苏联海军如何。光是基洛夫兵工厂无法出产KV重型坦克,就很是致命。 更为重要的是喀琅施塔得军港,这座军港是苏联当时最大的军港,也是一座不冻港。这座军港除去11月-4月需要破冰,其余时间均可航行。如果这座港口丢失,对于苏联几乎等于灭顶之灾,德国人可以轻易的将物资通过波罗的海运送上来。大大缩短了运输线,更别提列宁格勒本就是苏联交通枢纽,铁路线延伸至全国。如此一来,德国人几乎可以长驱直入。 最后,一旦列宁格勒被攻陷,那么整个德国北方集团军群都可以放开手脚行动。而列宁格勒北面是芬兰,东面是拉多加湖,西面是波罗的海,德国人只需要很少的兵力就能守住列宁格勒。这就意味着,苏联人要在丢失列宁格勒后,将其夺回,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如果德国夺取了列宁格勒,短期对苏联会有如何的影响? 首先,如果德国夺取了列宁格勒,对于苏联正在进行的莫斯科保卫战首先就是灾难性的打击。按照朱可夫的回忆录《回忆与思考》记录,朱可夫一度认为他守不住列宁格勒。因为列宁格勒已经在冯·勒布的攻击下摇摇欲坠,且弹尽粮绝。兵员逐渐出现耗尽,事实上他已经不得不把那些民兵师和新招募的兵员当做主力使用了,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而如果勒布的攻击能够在多持续几天,或是他在之前没有选错方向,那么他的力量完全足够突破普尔科沃高地,一旦突破了这里,德国人距离列宁格勒就只有15公里。如果普尔科沃高地没了,那朱可夫几乎就输了一半,因为他的兵力无论如何也顶不住勒布的猛攻。 如果这个事情发生了,列宁格勒落入德国人之手,莫斯科就将面临侧翼上的威胁。就算北方集团军群在攻陷列宁格勒后,无力向莫斯科攻击。但是他们却可以维持住一条侧翼,虽然大卢基前往加里宁的整个侧翼足足有160里宽,北方集团军群无力守卫它,但是他们却可以设立一道简易的防线。 在大卢基、杰米扬斯克、西德维纳和霍尔姆建立牢固的据点,如果苏军想要发动进攻的话,那么这些据点都是必须攻克的。只要德军能够守住这些地方,苏军的攻势就会迟缓下来。就算苏军绕过了这些防区,苏军的补给线也会变得脆弱。此时德军只需要将主力集中,在苏联人的侧翼蓄积力量,抓住机会就能将苏军部队一个接一个消灭掉,从而破坏苏军的攻势,将战线维持在莫斯科附近。而由于苏联人的补给线的脆弱和兵力的不足,苏军几乎无法抵挡。 更为致命的是芬兰人的态度,历史上芬兰人因为德国人无法攻克列宁格勒而三心二意。然而如果德国人攻下了列宁格勒,那么芬兰人注定会加入到这场战争里。这意味着,十万精于作战的芬兰部队,将会加入到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防线上。苏联人虽然通过苏芬战争的教训学会了冬季作战,但现在他们仍旧是笨拙的。一旦遭遇芬兰人,必然遭遇失败。 或许各位觉得十万人此时于事无补,但我需要指出的是,这十万人,实际上是以营,团的方式投入战斗。芬兰士兵大多是猎人,或是伐木工人出身,精于滑雪,比苏联人更懂得如何在冬季作战。他们会按照苏芬战争的老办法,以猎兵队的方式投入战斗,组成若干个分队,使用雪橇等装备对苏军行军纵队和后勤线进行袭扰。恶劣的冬季不仅对于德国人有影响,对于苏联人也有影响。一旦芬兰人展开袭扰作战,苏联人的进攻势头将大大的减缓,而德国人则会在芬兰人的帮助下站稳脚跟,到时候苏联的莫斯科反击阶段就必然提早终止,甚至遭到巨大的损失,而这就意味着灾难的开始。 三.列宁格勒失去后,对于苏联的深远影响 对于苏联,更恶劣的情况在于,因为反击遭到了遏制,未能按照计划将德国人击退的足够远。这就意味着,42年双方会继续在莫斯科周边进行战斗。且经过41年的失败之后,德国人会进入一个高效动员的状态。相比于工业未能恢复,生产率此时只有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苏联人。德国人则可以依托本土和欧洲源源不断的获得他们所需的装备和物资。 这就意味着苏联人将面临非常窘迫的局面,因为部队已经人员匮乏,即便三个月后新兵训练出来,他们也将被迫和德国人继续高强度战斗。长此以往,苏联能否继续维持住兵员都是个问题。更要命的是,他们现在缺乏足够的武器装备,技术兵器的下降让他们在进攻时需要付出更多的伤亡。 而此时,美国的物资尚未抵达,即便抵达了,短时间也无法扭转局面。更为要命的是,苏联此刻严峻的局面完全有可能让美国减少对他的投入。就算不减少,因为列宁格勒的丢失,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甚至可以攻击摩尔曼斯克港。一旦失去了摩尔曼斯克,苏联的海运线路就只剩下亚洲航线和伊朗航线了,这对于苏联是十分不利的。 另一方面的威胁就是日本,日本对于远东的野心从没有减少过。事实上,苏德战争爆发后,关东军感觉机会大好,所以进行了动员。由原来的十四个常设师团,增加到了十六个,每个师团的人数从原来的15000人上升到了24000人,如果包括航空兵和船舶部队,关东军此时总兵力为七十五万人,实力大大增强。 然而不幸的是,当时的苏联人仍旧保有一支大军,尽管他们装备较为陈旧,但是人数颇多。这就让日本不得不慎重对待。根据调查,日本认为苏联在远东拥有三十个步兵师,三个骑兵师,十六个装甲旅和十五个炮兵团,兵员在61万左右。拥有坦克2700辆,各型飞机2700架。这个实力仍旧远远超过关东军所能投入的部队,不能达到关东军所认为的进攻苏联的最低条件[5]。 然而,如果时间拖长了,那么苏联势必将要从远东抽调更多的部队,塞进去更多的新兵。一旦被日本识破,关东军就很可能发动攻击,这对于苏联是十分危险的。可以说一旦拖久了,日本会不会和苏联继续玩对峙游戏,可就是两说了。 结语 综上所述,一旦列宁格勒丢失,对于苏联完全就是一场灾难。这场灾难将深刻影响苏德战争的进程,德国人夺下列宁格勒后,只要稳扎稳打,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苏联就将万劫不复。幸运的是,现实中并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列宁格勒仍旧握在苏军手上。也正因如此,苏德战争才能以苏联胜利而告终。
很赞哦!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