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花剌子模和西辽 南宋与西辽有往来吗,南宋和西辽到底有没有外交关系?

火烧 2021-08-24 12:54:14 1058
南宋与西辽有往来吗,南宋和西辽到底有没有外交关系? 南宋和西辽还有外交联系吗?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南宋又打不过西辽能不派使者吗 打打和和 除非有极大的能量 否则不可能一下吞并太多的 都是先吞点 再给休

南宋与西辽有往来吗,南宋和西辽到底有没有外交关系?  

南宋和西辽还有外交联系吗?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南宋又打不过西辽能不派使者吗 打打和和 除非有极大的能量 否则不可能一下吞并太多的 都是先吞点 再给休息段时间 把这片地区给统治好了 再继续打 打仗需要粮食啊 他天天打 得被饿死 不打的时候 实力强的那边摆谱装爷爷 假送人情 实力弱的那边 装孙子 乐于安静

如果南宋和西辽当时联合进军的话,会不会把金国给灭掉?

南宋和西辽没法联合,看看地图就知道了,西辽所处的位置无论是和金国、还是和南宋都不接壤,要攻打金国的话,只能穿越当时的蒙古和西夏领土,这在当时显然是不可能的,有这实力还不如先把蒙古和西夏给灭了,即便是出兵和南宋汇合再共同北伐的话,也要穿越当时吐蕃的青藏高原、甚至处于云贵高原的大理,然后才能到达南宋境内,这更加是不可能的了。

花剌子模和西辽 南宋与西辽有往来吗,南宋和西辽到底有没有外交关系?

花剌子谟打的过金国、西辽,南宋吗

花剌子模曾独自和西辽交战,完全打不过。1200年,在阿拉丁·摩诃末即位后,花剌子模国势逐渐开始兴盛。摩诃末为了摆脱西辽的统治,于1208年进攻臣属西辽的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城市),但反被西辽击败。

由于当时西辽国内充满矛盾,撒马尔罕君主奥斯曼·伊本·易卜拉欣背叛西辽,自立为汗。于是,摩诃末又与奥斯曼相联合,共同夹击西辽,从河中地区赶走了西辽势力。后来,摩诃末又击败奥斯曼,占领了河中地区,并向阿富汗进攻,于1215年征服了古尔王朝。 这个时候花剌子模实力达到顶峰,但是显然敌不过鼎盛时的金国,南宋至少不会输给它。

辽国之后有西辽,北宋之后有南宋,为何金国亡国之后没建立新的政权?

辽国之后有西辽,北宋之后有南宋但是金国亡国之后却没有选择建立新的政权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并不允许金国建立新的政权。而金国当时有许多机会可以建立政权但是全都葬送到了金国自己手中。

在金国后期需要面对的最主要的敌人就是蒙古。由于当时西夏已经成为蒙古的附庸所以导致了蒙古当时的势力非常的大,金国很难有机会战胜蒙古。而金国想要保证自己不灭亡唯一的选择就是向南进行拓展版图。

当时金国是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发展起来的但是它在发展起来之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金国也因为蒙古的原因选择向南发展,当时受到南宋的影响金国正在不断的汉化。而就是因为金国汉化才导致了金国自身的实力大大降低。当时那些统治者根本就没有精力去训练自己的部队。

当时金国由于害怕与蒙古进行正面战争就一步步像南宋方向靠近。当时的南宋也是比较弱的,所以金国认为他们还是可以打的过南宋的军队的。所以当时金国就把汴梁作为了自己新的都城。但是另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南宋看到了金国想要攻打他们的意愿就主动与蒙古进行联盟。当时的金国肯定不及蒙古和南宋的强势联盟所以最终走向灭亡。可以说经国是自取灭亡,如果当时不是金国把南宋逼得那么紧,那么南宋不可能跟蒙古联盟。

南宋灭亡的原因?

南宋灭亡的原因是漠北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

1267年的时候,忽必烈率领军队攻打南宋的重镇襄阳,到了1273年,襄阳城破,至此南宋的领域已经全部纳入了忽必烈建立的元朝版图当中。

但是南宋的残余势力陆秀夫和文天祥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有效的皇帝,成立了一个小朝廷,1278年的春天,南宋小朝廷逃到了达雷州。

在四月五日的时只有十一岁的赵昰去世,于是陆秀夫和其他大臣们又重新拥立了赵昺为皇帝,1278年,文天祥在海丰战役当中被俘,并且在蒙军的攻击下,雷州也已经失守。

无奈之下小朝廷逃往了崖山,元朝的将领随后对崖山发功了攻击,最终宋军无力战斗,在1279年的3月19日,赵昺带领着陆秀夫还有宋朝的皇室一共八百多人全部跳海自尽,南宋至此彻底灭亡。

南宋王朝虽然地处偏远,却是中国历史上经历和文化开放度比较高的一个王朝,但是忽必烈的漠北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打击,导致了正在上升阶段的中华文明逐渐衰落,同时也是使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

扩展资料:

南宋虽然偏安一隅,但国祚绵延一个半世纪而不亡,在与北方的蒙古、金、西夏等政权的凶险博弈中还能时有斩获.

但是从襄樊失守开始算起,南宋甚至只坚持了2年,公元1268年,继承了蒙哥大位的忽必烈经过一年的准备,从北宋旧都开封整兵出发,南下汉江流域,矛头直指襄阳和樊城两座双子城。

襄樊之战一触即发。通过金庸的文学作品渲染,襄樊之战已经成为了南宋抗元战事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战役。

尽管侠客为报国而奋战至死的场景刻画有夸张之处,襄樊之战的重要性和艰苦程度却是现实存在的。

南宋方面率兵进入襄樊的,是与当时权相贾似道过从甚密的吕文德吕文焕兄弟。不过这两人本质上还不是贾似道的亲信。

而是在南宋当时的地方军阀博弈中和中央关系比较紧密的一支,即荆湖制置司。吕氏兄弟所率领的卫队虽然是冠以中央边防部队的名号,实质上却是一支私人部队。

这种部队性质,为后来南宋在荆襄之地的崩溃埋下了深远的伏笔。当时的南宋军阀普遍认为,擅长骑射野战的蒙军攻城水平并不值得担忧。

只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敌军终究会撤退的。但他们没有想到,襄樊之战虽然只是忽必烈南下攻宋的首战,却在事实上成为了一场决战。

双方都主力尽出,蒙古军队的战术能力也远远超出了宋军的想象力,最终成就了一场令人咋舌的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宋

南宋(53)西辽(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