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成语事半功倍前一句 事半功倍成语故事_成语“事半功倍”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火烧 2021-09-22 10:53:14 1092
事半功倍成语故事_成语“事半功倍”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孟子对他的弟子公孙丑说:“齐国人有句俗语:'纵有聪明,还得趁形势 纵有锄头,还是待农时。'趁当今的时势,推行仁政就很容易。统一天下的圣君

事半功倍成语故事_成语“事半功倍”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事半功倍前一句 事半功倍成语故事_成语“事半功倍”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孟子对他的弟子公孙丑说:“齐国人有句俗语:'纵有聪明,还得趁形势;纵有锄头,还是待农时。'趁当今的时势,推行仁政就很容易。统一天下的圣君不出现的时间,历史上从来没有比这段时期更长久过(自周文王、武王至今几百年了);百姓在暴政下所受的折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这样厉害过。饥饿的人不挑剔食物,口渴的人不挑拣饮料。人民盼望仁政,如饥似渴。孔子说过:德仁的流行,比骚站传递政令还要快。'在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若施行仁政,人民喜迎仁政,就像被倒挂着而得以解救出来一样。所以说在人民极困苦时推行仁政,比古代君主要少费一半的力,而其效果却要大一倍。只有当今时机最恰当。”

  故事出于《孟子·公孙丑上》。原文阐叙推行仁政要抓紧解民于“倒悬”之时机,可“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后“事半功倍”用作成语,指办事费力小而收效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