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历史上成为国家推崇的学派有 中国历史上都有什么学派

火烧 2022-12-18 21:58:07 1051
中国历史上都有什么学派 儒家学派、道家学派、法家学派、程朱理学、心学等。1、儒家学派儒家学派是先秦诸子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一个学派,由春秋末孔子首创。孔子的言论经门人整理为《论语》,是研究孔子

中国历史上都有什么学派  

儒家学派、道家学派、法家学派、程朱理学、心学等。

1、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是先秦诸子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一个学派,由春秋末孔子首创。

孔子的言论经门人整理为《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儒家学说以"仁"为中心,提倡"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礼乐"、"仁义",倡导"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德治",重视伦理道德教育。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2、道家学派

道家学派,是以老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

形成于先秦时期。

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该学派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

主要代表人物是伏羲、黄帝、老子、庄子、列子、鬼谷子、张良、司马徽、诸葛亮、刘伯温、王通等等。

道家是道教形成的基础,道教是道家的继承和发展。

3、法家学派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它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被古代大家和近代学者一致认为其为道家分支。

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

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各家之长,兼言法、术、势,成为法家思想。

 

法家学派被《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提出了富国强兵、以法治国。

法是通过具体的刑名赏罚来实现的。

中国历史上成为国家推崇的学派有 中国历史上都有什么学派

《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法家思想渊源可上溯到春秋时的管仲、士匄、子产,而实际的始祖,当推战国初的李悝。

此外还有吴起、慎到、申不害、商鞅、韩非子等,均被称为“前期法家”,而以商鞅为前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还有齐法家,除主张推行法治外,也主张容纳礼义教化。

4、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亦称为“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

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其由北宋时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时期朱熹集为大成。

程朱理学,基本是由周敦颐、张载、邵雍、二程等人创立的新儒学,传承于子思、孟子一派的心性儒学。

程伊川先生更重理,朱子创造性地发展了伊川先生的理学,最后形成了程朱理学体系。

程朱理学在南宋并没有多少优越的地位,自元朝程朱理学被统治者定为官学兴盛以后,程朱理学在日本朝鲜琉球越南影响也颇大。

理学根本特点就是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

这使得理学具有极强的自主意识,形成了理高于势,道统高于治统的政治理念,为抑制君权,让中国政治在宋明两朝走向了平民化和民间参政议政提供了理论支持。

也使得逻辑化抽象化系统化的伦理道德化的主宰“天理”、“天道”,取代了粗糙的“天命观”和人格神,是中国及世界哲学思想的一次巨大飞跃。

 

5、心学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

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

至明朝,陈献章开启先河,从陈献章倡导涵养心性、静养“端倪”之说开始,明代儒学实现了由理学向心学的转变,成为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陈献章之后,湛若水和王守仁是明代中晚期心学的两个代表人物。

湛若水在继承陈献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其心学宗旨“随处体认天理”,而王守仁(即王阳明)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学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家学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家学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程朱理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