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右手握拳左手掌行礼 左手文治天下,右手开疆扩土,双手一合,造就盛世

火烧 2022-12-09 23:56:16 1053
左手文治天下,右手开疆扩土,双手一合,造就盛世 每一个皇帝,都想要让自己的国家强大、繁荣,最好还能够成为盛世,这就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一样,是对自己的一种美好期望。 不过,期望归期望,真正能够

左手文治天下,右手开疆扩土,双手一合,造就盛世  

右手握拳左手掌行礼 左手文治天下,右手开疆扩土,双手一合,造就盛世
每一个皇帝,都想要让自己的国家强大、繁荣,最好还能够成为盛世,这就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一样,是对自己的一种美好期望。 不过,期望归期望,真正能够做到让国家繁荣昌盛、开创盛世的皇帝毕竟是少数。但有一个皇帝,他从出生的那刻起,仿佛就已经注定要治理好国家、照顾好百姓,开创盛世,而事实上他最终也做到了。没错,这个人就是千古一帝李世民。 李世民画像 千古一帝李世民,「 ”世民”二字有着「 ”济世安民”之意,相面书生断定李渊的这位二公子长大后一定会有大作为。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天意,小时候的李世民就聪明勇敢,不拘小节,既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又学习武功、练习骑射。 登基之后,李世民一手文治天下,一手开疆扩土,两只手加起来,造就贞观之治,开创出大唐盛世。 《西游记》中的李世民 《贞观长歌》中的李世民 文治武功,唐太宗更多的是在于文治方面。他的文治,给大唐人民带来了福祉,给国家带来了繁荣。他的武功,使得国家开疆扩土,并且促进民族融合。 虚心纳谏,胸怀宽广 一提起唐太宗李世民,相信很多人都会提到另外一个名字:魏征。李世民虚心纳谏,甚至常常问大臣们自己有没有做错什么事情,因此在贞观年间,出了很多著名的谏臣,其中以魏征最为突出 。 是魏征的直言进谏,帮助了李世民开创盛世;同时,也是李世民的虚心纳谏,让魏征不因进谏而失去性命。 魏征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视野也是有限的,即便他聪明能干、博学多识,看待问题多少也会有一些疏漏之处。 可问题是:这些疏漏之处,它没有办法自己发现啊!那怎么办?这就需要别人来帮他发现,并且告诉他错在哪里、不足在哪里。 特别是对于皇帝而言,能否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和疏漏之处非常关键,因为自己手里掌握着无尽的权利,一个小小的错误,从大明宫传到县衙,会经过数次放大,很有可能就会酿成大祸,而由这个小错误引起大祸后,最终受苦受累的还是人民。因此,一个皇帝能否虚心纳谏,对于一个国家发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皇帝纳谏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但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非常少,为何呢?因为他是皇帝,因为他的手里掌握着无尽的权利。试想: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有人整天在你身边跟你说你做错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要改正的,你会不会觉得他很烦?甚至想要教训教训他?而作为一国之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谁能够管得了他? 所以,李世民能够放下自己的身段,虚心纳谏,是非常不容易的。 发展经济、崇尚节俭,让国家富强起来 经历了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以及各地的军阀割据,整个国家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大唐建立之后,人民迫切的想要恢复正常生活,国家也希望能够尽快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把经济搞好,让人民能够吃饱饭、过上好日子,这既是百姓们心中的梦想,也是唐太宗李世民心中的期望。 那么,要如何才能够发展经济,让国家富强起来呢? 首先,崇尚节俭。 有钱的时候大方一些,没钱的时候节俭一点。既然现在缺钱,那就要节省点花钱。 但是仅仅是少数几个人生活节俭是远远不够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够形成一种社会风气。如果能够从皇帝那里开始自上而下崇尚节俭,那节俭的社会风气就很容易实现。 李世民是国家崇尚节俭的表率。他经常对身边的大臣说:「 ”我们要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当初隋炀帝掌权时,皇宫里面已经有很多珍宝了,但隋炀帝还不满足,还要四处寻找奇珍异宝。搞来搞去,最后把国家给搞倒了。我们不能够像隋炀帝一样,要崇尚节俭、善待百姓,懂得知足。 有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李世民自己患有气喘病,原先李世民打算修建一座暖阁,但看了暖阁的预估造价后觉得费用太高太奢侈,随即就取消了想要修建暖阁的想法。 但仅仅是节俭是不够的,因为节俭只能「 ”节流”,要想发展好经济,还必须「 ”开源”。 面对农业,李世民一方面实行均田制,一方面减轻农民的赋税,使得大量的荒田得以被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农业也得到了发展。 面对商业,李世民没有采取明清时期的重农抑商,而是鼓励商业的发展。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丝绸之路。这条汉代开拓的丝绸之路,在唐朝得到了更大的使用。政府在在西域设立了安西四镇,为丝绸之路上的商人旅客提供了保障,使得丝绸之路上的商旅络绎不绝。大唐的茶叶、丝绸、唐三彩等宝贝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欧,西欧的商品也通过丝绸之路进入到大唐,进一步促进了商品贸易的发展,也让大唐的很多城市,例如长安和洛阳,成为了世界性的大都市。 开疆扩土,成为「 ”天可汗” 唐太宗李世民除了在文治方面有所建树,在武功方面也有所成就。 在贞观年间,李世民多次用兵,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了高句丽,开拓了边界,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提供安全保障。 不仅如此,由于李世民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得汉族和少数民族和睦共处。李世民并不忌惮少数民族的人做官,也不担心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生活,相反,他鼓励各民族和睦共处,促进民族融合。他的一句名言便能够证明一切: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因此,他被少数民族亲切的称为「 ”天可汗”。 正是在李世民的种种努力下,大唐的国力不断增强,贞观之治使得大唐变得繁荣富强。李世民一手文治一手武功,将一个刚经历荒乱不久的国家带入了盛世。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带领国家强大的同时,李世民为大唐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元盛世能够产生,离不开李世民打下的基础。唐玄宗李隆基靠着祖辈们留下的积淀和自己的智慧,将大唐带向了鼎盛。 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