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如破竹的词语解释 成语: 势如破竹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成语: 势如破竹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成语: 势如破竹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编号: 24
成语: 势如破竹
注音: ㄕˋ ㄖㄨˊ ㄆㄛˋ ㄓㄨˊ
汉语拼音: shì rú pò zhú
参考词语: 破竹之势, 势如劈竹
反义: 望风披靡, 节节失利, 节节败退
近义: 长驱直入, 势不可当, 势不可当
释义: 形势如同劈竹子一般,只要劈开上端,底下自然就会随着刀势分开。比喻战事进展顺利,毫无阻碍。语本《晋书.卷三四.杜预列传》。后亦用「势如破竹」来比喻事情进展顺利毫无阻碍。 △「锐不可当」、「势不可当」
Emoji符号: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势如破竹”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典故说明: 据《晋书.卷三四.杜预列传》载,杜预是西晋时的著名大将,他的学识渊博,时人称为「杜武库」。蜀汉灭亡之后,孙吴偏安江东。于是晋武帝派杜预为「镇南大将军」,统军攻打东吴。战事进展得很顺利,短短数日就攻占吴国许多城池,吴军都督孙歆等人被俘。杜预想要趁胜追击,但有官员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吴国立国已久,一下子很难攻下;而且南方正是雨季,容易河水氾滥,行军不易;加上天气炎热,疫病容易流行。不如暂停进攻,等到冬天再说。但杜预举出当年乐毅的济西之战为例,认为「我军现在士气旺盛,如果趁机伐吴,就像用刀劈开竹子一样,只要劈开前面几节,下面也会顺著刀势轻易地劈开了」。后来晋军继续进攻吴国,果然节节顺利,很快地灭了吴国。「势如破竹」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的「譬如破竹」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作战顺利,毫无阻碍;亦用来比喻事情进展顺利。
典源: 《晋书.卷三四.杜预列传》时众军会议1>,或曰:「百年之寇2>,未可尽克3>。今向暑4>,水潦5>方降,疾疫将起,宜俟6>来冬,更为大举。」预7>曰:「昔乐毅8>藉济西一战9>以并10>强齐11>,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12>,无复着手处也。」遂指授13>群帅,径造14>秣陵15>。所过城邑,莫不束手16>。议者乃以书谢17>之。 〔注解〕 (1)会议:聚在一起商议。。 (2)百年之寇:东吴自孙权(西元182∼252)建国至孙皓(西元264∼280)时,立国约一百年,故称「百年之寇」。 (3)克:战胜。 (4)向暑:接近夏天。向,接近。 (5)水潦:大水。潦,音ㄌㄠˋ。通「涝」。 (6)俟:等待。 (7)预:杜预(西元222∼284),字元凯,西晋京兆杜陵人。晋武帝任命为镇南大将军,率兵灭吴,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后封为当阳县侯。 (8)乐毅:战国时人,生卒年不详。燕国名将,昭王时拜为上将军,曾率燕、赵、楚、韩、魏五国兵伐齐,下齐七十余城,封昌国君。 (9)济西一战:指战国时,乐毅率燕、赵、楚、韩、魏五国兵伐齐,大败齐军于济水西岸,齐泯王亡走莒城。乐毅趁势攻入齐国首都临淄,总计攻下七十余城。 (10)并:通「并」,兼并。 (11)齐:国名,战国七雄之一。故址在于今山东省北部、河北省东南部一带。周武王封姜太公于此,传至战国时,君位被权臣田氏篡夺。后为秦国所灭。 (12)迎刃而解:比喻事情很容易解决。见「迎刃而解」。 (13)指授:指点传授。 (14)径造:直接进攻。径,通「迳」,直接。造,至。 (15)秣陵:地约当今南京市附近,三国吴孙权于汉献帝建安十年得秣陵,改名为建业。西晋统一后,则又恢复以秣陵为名。 (16)束手:无计可施,无法抵抗。 (17)谢:赔罪、认错。

书证: 01.南朝陈.何之元〈梁典总论〉:「遂使侯景被吾甲而寇王城,驱我入而围天阙,势如破竹,易若转圜。」 02.《旧五代史.卷二八.唐书.庄宗本纪二》:「况贼帅奔亡,众心方恐,今乘高击下,势如破竹矣。」 03.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一○.韩信之幸》:「其后以之取燕,以之拔齐,势如破竹,皆迎刃而解者,又悉资于降虏广武君之策。」 04.《元史.卷一五○.何实列传》:「使实帅师四千,取燕南、齐西之地,首击邢州,徇赵郡,取魏邺,下博关,……势如破竹。」 05.《明史.卷二六三.冯师孔列传》:「我师败绩于南阳,贼遂乘胜破潼关,大队长驱,势如破竹。」 06.《封神演义.第四二回》:「若得胜之时,乘机劫营,先挫其锋,后面势如破竹,闻仲可擒矣。」 07.《喻世明言.卷三七.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今被王先锋袭取了嘉湖,……这建康就如没了门户的一般,无人敢敌,势如破竹,进克建康。」 08.《醒世恒言.卷一九.白玉孃忍苦成夫》:「未到汉口,传说元将兀良哈歹统领精兵,长驱而入,势如破竹。」 09.明.沈鲸《双珠记.第一七出》:「吾自起兵以来,攻城掠地,势如破竹,河北州县,已望风披靡。」 10.《飞龙全传.第三一回》:「到了这日,在教场发砲祭旗,大兵出了禅州,浩浩荡荡,一路前进,攻打府州,无人敢挡,势如破竹。」 11.《隋唐演义.第四回》:「将军好不见机!周兵之来,势如破竹,并州、邺下多少坚城,不能持久,况此一壁?」 12.《荡寇志.第六一回》:「近闻云陈两处攻复梁山外郡,势如破竹,呼延灼倒也心惊,便教众兄弟们加紧防备。」 13.《镜花缘.第九六回》:「若据文芸哥哥之意,先破易的为佳;盖四关破他两关,先挫动他的锐气,那两关就势如破竹了。」
用法说明: 一、 【语义说明】比喻战事进展顺利。 【使用类别】用于「威猛无敌」的表述上。 【例 句】 <01>国军一路挺进,势如破竹。 <02>我军势如破竹地攻下了敌军多个要塞。 <03>这支常胜军连战皆捷,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04>打仗就靠一股气,气势如虹,自然势如破竹。 <05>攻破了敌军的阵线后,我军真是一路势如破竹。 <06>依此方针,首战若能胜利,后阵必将势如破竹。 <07>开战以来,我军势如破竹,打得敌军节节败退。 <08>遥想当年,万里长征,势如破竹,将军英姿犹在眼前。 <09>战事逆转后,我军大举反攻,势如破竹,连续收复失土。 二、 【语义说明】比喻事情进展顺利。 【使用类别】用在「顺利进展」的表述上。 【例 句】 <01>近年公司业绩成长势如破竹,迭创纪录。 <02>我队将士用命,势如破竹,终于得到冠军。 <03>看我少棒过关斩将,势如破竹,终于荣获冠军。 <04>这场球赛,我队一鼓作气,势如破竹,打得对手溃不成军。 <05>若能掌握关键,这件事处理起来当势如破竹,不会有何障碍。
辨识: 请参考『辨识24.html』
同「势如破竹」及「势不可当」都有形容气势强盛的意思。异「势如破竹」侧重于事情进展之势顺利无阻;「势不可当」侧重于气势威猛,无可抵挡。势如破竹势不可当辨似例句○○国军一路挺进,∼。ㄨ○民主改革的浪潮在全国兴起,∼。 成语接龙“势”字结尾的成语
虚张声势
趋炎附势
装腔作势
拿班做势
破竹之势
拿腔做势
趋权附势
趋炎奉势
捉班做势
拿腔作势
虚作声势
虚张形势
伪张声势
炙手之势
拿班作势
装腔做势
妆乔作势
妆腔作势
妆么做势
“势”字开头的成语
势如破竹
势不两立
势均力敌
势成骑虎
势不可当
势不并立
势不两存
势极必反
势不可遏
势如劈竹
势不可抑
势可炙手
势钧力敌
“竹”字结尾的成语
胸有成竹
势如破竹
势如劈竹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势如破竹。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势如破竹。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势如破竹”分成的单字详解:
势, 如, 破, 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