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最后的明立太子胤礽,没有被雍正所杀的原因是什么?

火烧 2022-01-27 04:19:13 1101
中国最后的明立太子胤礽,没有被雍正所杀的原因是什么? 爱新觉罗胤礽,中国最后的明立太子,今天我想说说他的故事。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之争,让康熙帝心力憔悴,而雍正正是在你争我夺的这种环境下,好不容易登基继

中国最后的明立太子胤礽,没有被雍正所杀的原因是什么?  

爱新觉罗胤礽,中国最后的明立太子,今天我想说说他的故事。

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之争,让康熙帝心力憔悴,而雍正正是在你争我夺的这种环境下,好不容易登基继位。那么为什么类似皇八子等人的下场悲惨,唯独废太子胤礽能够活下来呢?我觉得不外乎三个原因:1、胤礽是太子之位悬空后,非主动争位的对手;2、胤礽的政治势力基本消除;3、康熙晚年的遗嘱。

先来说说第一个原因。之所以雍正没有对太子赶紧杀绝,并不是因为太子的阻碍,会影响到自己的帝位,而在于太子本身就是储君人选。加上雍正在年轻时,并没有争储之心,反而希望太子在继位后,能够永远地效忠新皇。在太子得势的时候,雍正作为皇四子,还一度被外界视为太子党的重要成员。直到胤礽两次被康熙废储之后,皇四子才自成一派。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感情还是政治关系上,雍正与胤礽的关系都非常亲密,而且两人和其他皇子的关系相比较来说,还是较为融洽的。

中国最后的明立太子胤礽,没有被雍正所杀的原因是什么?

再者,历史上,皇太子一般很少有两立两废的情况,被废一次,可以说就已经几乎没有了东山再起的可能,更何况胤礽被废了两次,再第三次被立,那康熙真的是打脸打的啪啪响,这个在封建社会,帝王尊严至上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胤礽在第二次被废之后,也基本被踢出了夺位的圈子,再不可能成为大清朝未来的皇帝,那么为了尊崇古代兄弟之间仁义孝悌的处事原则,雍正也不愿杀了他,背上一个不仁不孝的罪名。

第二个原因,胤礽第二次被废时间是公元1712年,清康熙五十一年,距离康熙去世还有10年时间。在第二次被废后,到雍正登基,这期间的十年,扶持废太子的势力也基本被四爷党、八爷党,甚至康熙本人所逐渐消除。而这时朝中的大臣也已经基本考虑在皇四子和皇八子之间选择战队,再也没有人会把未来的荣华富贵赌注在废太子身上。没有了政治势力的保驾护航,废太子也就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性了。同样的,对于雍正来说,既然太子没有了任何政治上的威胁,那他也没有必要再对一个无用之人下手,落得个滥杀无辜、赶尽杀绝的罪名。

第三个,康熙晚年的叮嘱,要求雍正照顾废太子。据史料记载,康熙帝临终前曾要求雍正善待废太子胤礽,雍正对太子胤礽礼遇有加也可以说是遵守了父皇的遗嘱。当然了,这也和胤礽本身与雍正的关系尚算融洽有关,而和雍正关系很一般的皇长子胤禔,雍正就根本没有遵守康熙要求善待的遗嘱。

其实还有一点摆不上台面的原因,那就是废太子胤礽其实和皇八子是对手。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雍正和皇八子胤禩之间的不和,在当时就是公开的秘密,如果在继位后,再把八爷党的死对头,即废太子杀掉,那么以后也就再没有人敢效忠雍正,这对于刚继位的雍正来说,就会面临政治势力流失的危局,于帝位于大清朝来说,都是很不利的因素。

要说胤礽是善终,其实也是很勉强的。在经历了两立两废,四十年的太子生涯后,他对皇位的丢失和自己的未来充满了绝望,所以在忧愤中,于雍正二年就死去了,他本人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明立的太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