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政策的目标 历史必修2杜鲁门的经济政策

火烧 2021-12-15 23:19:29 1075
历史必修2杜鲁门的经济政策 1.二战后杜鲁门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什么政策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其对全世界的影响相当于18

历史必修2杜鲁门的经济政策  

1.二战后杜鲁门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什么政策

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其对全世界的影响相当于1823年宣布西半球不再受欧洲殖民主义支配的门罗主义。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方面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俄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 “杜鲁门主义”是对别国内政的干涉,被学者认为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经济政策的目标 历史必修2杜鲁门的经济政策

杜鲁门主义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杜鲁门的政策是美国外交的转折点

材料一 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二 我们的经济由于多年沉重和不适宜的战争支出受到了严重损害,我们社会的政治统一遭到破坏,

几十年都不会恢复。……根据我的判断,事后证明我们错了。我们高估了失去越南对西方安全的影响。

——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

(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转折点”意味着什么?(2分)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目的。(2分)

(2)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美国及国际局势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答案

(1)意味着美国要称霸世界,充当世界警察。(2分)争夺世界霸权和遏制共产主义力量发展。(2分)

(2)对美国:经济状况急转直下;人民反战运动高涨;尼克松调整外交政策。

对世界:冲击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美苏争霸中美国转为守势;美国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6分)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可见这意味着美国要推行霸权主义,称霸世界。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我们高估了失去越南对西方安全的影响”。由此可以推断美国介入越战的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力量的发展,争夺世界霸权。

(2)根据材料二中“我们的经济…不适宜的战争出受到了严重损害”、“我们社会的政治统一遭到破坏”,可以判断越战使美国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国内人民的反战运动高涨;结合所学知识,70年代美国调整外交政策,缓和同中国的外交关系。第二小问联系所学20世纪70年代与美国有关的国际局势的变化,总结答案即可。

3.高一历史必修2:关于苏俄工业政策的

没有错误,但不一定全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了支援前线,保证革命胜利,巩固新生政权。

(2)变为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国内矛盾。

(3)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成就:使苏联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仅次于美国),实现了经济上的自立,国防事业取得较大成就,保障了革命果实。问题:片面情调重工业的发展造成农、轻、重的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发展滞后在以后制约了重工业的发展,而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劳动积极性受打击。

(4)启示:经济发展要协调,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4.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

C 试题分析:到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这说明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已经失灵。

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以供应学派为依据,确立了自己政府的经济政策,其主要的思想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但即使是减税减支也无法实现零通胀,C项错误。

点评:关于里根政府的政策,还可以考查他的背景:70年代滞涨局面,另外整个美国不同总统的政策变化也是常考的内容: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克林顿等 。

5.【高中历史必修二的克林顿新经济的时间,特点,原因.要准确答案.】

时间:20世纪90年代特点:1.经济持续增长 2.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稳步下降 3.出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 4.联邦财政赤字逐年减少原因:首先,高新技术的运用带来劳动生产率的较大提高,弥补了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抑制了通货膨胀,从而减弱了经济增长、通货膨胀间的关联度. 其次,企业利润、信贷和投资成为新经济的重要支撑点,而高科技产品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可迅速进行投资战略调整,增加应对市场供求的灵活度. 第三,通胀率和物价水平被控制在较低范围,从而弱化了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效能,且政策时滞较前拉长. 第四,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诸多因素有效结合,提高了传统产业及其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并使传统经济的生产、运作、管理模式出现新的变化,较有力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

6.杜鲁门的遏制政策是什么

遏制政策(Policy of Containment),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一种外交政策。

由美国职业外交官、前美驻苏大使乔治·凯南1946年提出。主张加强美国同西欧等国的关系,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持续的政治冷战来遏制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影响。

杜鲁门的遏制政策采取出武力进攻外的一切对抗措施: 1、在经济技术上联合资本主义国家,搞各种经济组织,技术组织,排挤苏联进入国际经济领域技术领域。在经济技术上孤立苏联及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封锁和技术封锁。

2、在世界范围内垄断国际市场和原料能源供应基地,。排挤社会主义国家。

3、在欧洲和其他地区建立军事组织,例如在苏联家门口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威胁苏联 4、尽最大努力建立联合统一战线。联合中国、拉拢欧洲,从东西两面夹击苏联。

5、搞军备竞赛的假象,让苏联上当,把苏联的经济拖跨。 6、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政策。

最后苏联垮了。

请采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