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名垂青史的意思和解释 中國名垂青史的3大戰神,無人能夠超越的存在

火烧 2022-04-07 19:38:50 1052
中國名垂青史的3大戰神,無人能夠超越的存在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璀璨的歷史上,出現了很多文化朝代,每當朝代更替時候,都會出現一些歷史性重要任務。今天我們說的是那些馳騁疆場,戰功赫赫,威震八方的將軍。其中有

中國名垂青史的3大戰神,無人能夠超越的存在  

名垂青史的意思和解释 中國名垂青史的3大戰神,無人能夠超越的存在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璀璨的歷史上,出現了很多文化朝代,每當朝代更替時候,都會出現一些歷史性重要任務。今天我們說的是那些馳騁疆場,戰功赫赫,威震八方的將軍。其中有些用兵出奇,戰績顯赫的人物被譽為戰神。有關戰神的傳說很多排名也是比較亂,但是有三位戰神地位無可撼動,無論如何排名他們都會位列其中。
第一名 孫武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公元前494年(勾踐三年),越王勾踐進攻吳國。吳軍由伍子胥、孫武策劃,在夜間布置了許多」詐兵」,分為兩翼,點上火把,向越軍襲擊,越軍很快大敗。接連吃了幾次敗仗後,勾踐只得向吳屈辱求和。
孫武最著名的軍事論調,戰爭的勝負不取決於鬼神而在於政治清明,國力強弱。孫武著有《孫子兵書十三篇》為後世各國軍事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經」。位列武經七書之首。孫武的《孫子兵法》在中國甚至世界軍事史上都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並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等領域普及運用。《孫子兵法》被譯為英 法 日 德等多種語言文字,成為國際上最著名的軍事必備教材用書。
第二名 吳起
吳起(前440年-前381年),衛國左氏人,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吳起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
在楚國曾主持「吳起變法」他是武廟十哲,和武廟七十二將之一。吳起戎馬一生,戰無不勝,也曾出任宰相實施變法。不管是在軍事還是政治,吳起都有所作為。可以說他是個不可多得的全能型將領。
第三名 白起
白起 羋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陝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楚平王之孫白公勝後代。
白起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白起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名列武廟十哲。白起用兵出神入化,攻取七十餘城殲敵百萬。僅用萬餘人打下楚國的都城,最後楚國無奈之下遷都。當時的很多國家,只要聽到他的名字就會很害怕。白起擅長野戰,戰必求殲,因此也有了「人屠」的稱號。他強調窮追猛打,較之孫武的「窮寇莫追」和商鞅的「大戰勝,逐北無過十里」更進一步。他還很注重野戰築壘工事,在當時以築壘工事為進攻輔助手段的作戰思想前所未有。白起在冬天奇襲魏國河內,創造了冬戰首例。他親自指揮的長平之戰,更是我國大規模圍殲戰的首例。他一生經歷七十多場戰爭,從無敗績,善於以少勝多。可以說他既是戰術家又是戰略家,是我國古代軍事歷史上堪稱絕無僅有的軍事統帥。
他們率兵南征北戰、馬革裹屍,不求無以回報,但求問心無愧。以上三位戰神,都是名垂千古的人物,雖然中國歷史上還出現國過不少名將,但要是論在後世的影響,這三人是當之無愧榜上有名的。
?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