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悖入什么什么的成语 悖入悖出
悖入悖出 【成语名字】悖入悖出 gt 【汉语拼音】 èi rù èi chū gt 【近义词】:因果报应、暴殄天物、来历不明 gt 【反义词】:取之有道 gt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

悖入悖出
【成语名字】悖入悖出>【汉语拼音】bèi rù bèi chū>【近义词】:因果报应、暴殄天物、来历不明>【反义词】:取之有道>【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诉者多矣。神以为悖入悖出,自作之愆;杀人人杀,相酬之道,置不为理也。>【成语解释】悖:违背、胡乱。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物,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去。胡乱弄来的钱又胡乱花掉。>【悖入悖出造句】这些悖入悖出的钱财还是不碰为妙。>【悖入悖出的】> 《礼记·大学》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所作。唐代韩愈、李翱等把《大学》看作与《孟子》同等重要的“经书”;宋代“二程”、朱熹祖述这种观点,竭力推崇其在经书中的地位,旨在弘扬理学。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于南宋绍熙元年(1190)刊刻成《四书章句集注》,因《论语》记载孔子言行,《大学》为曾子所作,《中庸》为子思所作,《孟子》记载孟子言行,故又称“四子书”。元延祐年间,以《四书章句集注》试士子,悬为令甲,从此,“四书”成为芸芸士子干禄之必读经典。>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