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上真实的慈禧 慈禧与光绪皇帝关系,慈禧和光绪到底是啥关系

火烧 2022-07-12 02:10:18 1059
慈禧与光绪皇帝关系,慈禧和光绪到底是啥关系 慈禧和光绪到底是啥关系慈禧和光绪有两层关系,第一,光绪是慈禧的外甥,第二,光绪又可以说是慈禧的侄子。清朝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是什么关系?1、同治帝和光绪帝是堂

慈禧与光绪皇帝关系,慈禧和光绪到底是啥关系  

慈禧和光绪到底是啥关系

慈禧和光绪有两层关系,第一,光绪是慈禧的外甥,第二,光绪又可以说是慈禧的侄子。

清朝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是什么关系?

1、同治帝和光绪帝是堂兄弟。光绪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是宣宗成皇帝(道光帝)第七子,也就是同治帝的父亲文宗显皇帝(咸丰帝)的七弟。

2、同治帝和光绪帝是表兄弟。光绪帝的生母、醇亲王奕譞嫡福晋叶赫那拉氏是同治帝的母亲慈禧太后的胞妹。

3、同治帝和光绪帝是亲兄弟。光绪帝继位的官方表述是:大行皇帝龙驭上宾,未有储贰,不得已以醇亲王之子,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因此,光绪帝在宗法上是咸丰帝的儿子,所以和同治帝也有亲兄弟的关系。

扩展资料

同治去世光绪即位:

同治皇帝去世后,慈禧等人拥立了光绪作为大清王朝的继承人。1874年,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皇帝去世,同治皇帝生前没有留下子嗣。

于是两宫皇太后就商议立储君一事,参加大会的都是同治皇帝的叔叔们,除此之外还有清朝廷的大臣。

在选帝一事中,慈禧太后和军机大臣们发生了很大的争议,慈禧太后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权,便决定立醇亲王和自己亲妹妹的儿子,就是年仅四岁的载湉为皇帝。

慈禧太后,决定将载湉过继给咸丰帝,那么载湉就是同治皇帝的弟弟,这样一来,朝廷的统治权还是把握在慈禧太后手上。

醇亲王知道载湉被立为皇帝时,顿时大哭,但是没有办法,四岁的载湉就这样被拉上了政治舞台。

历史上真实的慈禧 慈禧与光绪皇帝关系,慈禧和光绪到底是啥关系

载湉被接入皇宫,成为了大清王朝第11位皇帝,在他6岁的时候就已经读书,当时夏同善为载湉的老师之一,叫他礼乐骑射。载湉读书十分刻苦,父亲醇亲王就在毓庆宫照顾他。

载湉当上皇帝之后,慈禧太后以他年幼为理由,开始了垂帘听政。1887年,光绪皇帝开始了亲政,但是慈禧太后仍要过问国事,大小事情都要给她报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同治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光绪帝

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是什么关系?

慈禧和光绪有两层关系,第一,光绪是慈禧的外甥,第二,光绪又可以说是慈禧的侄子。

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一生的纠葛

慈禧和光绪皇帝在晚清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人物了,两个人在名义上是母子关系,实际上光绪是慈禧妹妹的孩子,这个关系也就是说,光绪应该叫慈禧一声姨妈。虽然不是亲生儿子,但也是亲外甥,慈禧在刚刚扶植自己这个外甥当上皇帝的时候,对他还是很疼爱和宠爱的。两个人的关系也是亲如母子,光绪喜欢和太后撒娇,太后也总是护着他。这个小皇帝在她的眼里不过是个孩子,也是个皇权的傀儡,既然对自己的权力构不成什么威胁,那么关系自然不会差到哪去。可是如果触及到太后手中的权力问题甚至是更为重要的性命问题,那肯定是不能再对这个外甥手软了。总之如果没有冲突的时候,大家的关系肯定是没什么波澜的,但如果涉及到利益问题就要另当别论了。她和外甥光绪的关系一直很亲密,但同时她对光绪也有着很强的控制欲。这种控制欲,首先就表现在她对光绪婚姻大事的管控上,光绪的一位皇后两个妃子都是她亲手选出来的,皇后还是她的亲侄女。在皇帝大婚的时候,紫禁城里突然起了一场大火,烧毁了宫殿中的太和门,而皇后在大婚典礼中一定要经过太和门。慈禧命人连夜赶工,制作了一个假的太和门出来,精美程度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就这样,她的亲侄女得以名正言顺地成为了皇后,也成为她手里监视皇帝举动的工具。她在宫中的势力发展到了皇帝的身边,皇帝不仅不能决定自己娶谁不娶谁,还要听从太后的命令接受对方的监督。

真正让他们心生芥蒂的是戊戌变法的发生。光绪皇帝不是一个任人摆弄的人,他有一腔热血,对政务有自己的想法。在听过康有为的上书之后,他决心要进行变法,单纯地想要以自己的力量,改变当时的局势。这极大地触碰了慈禧太后一帮人的利益,更何况对太后来说,这不仅仅是权力受阻的问题,还有可能会有性命之忧。于是太后马上做出了反应,斩杀了六位变法的领袖,还将光绪囚禁在了瀛台。光绪的死也是一个未解之谜,他在三十八岁的时候就暴毙而亡,这其中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有其它的原因。

溥仪与光绪、慈禧的关系是什么?

慈禧和光绪有两层关系,第一,光绪是慈禧的外甥,第二,光绪又可以说是慈禧的侄子。

光绪和慈禧什么关系?

慈禧和光绪有两层关系,第一,光绪是慈禧的外甥,第二,光绪又可以说是慈禧的侄子。

光绪与慈禧的亲属关系是什么

慈禧是光绪皇帝的养母。

光绪皇帝全名叫做宗爱新觉罗·载湉,他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光绪皇帝的父亲是醇亲王奕譞,生母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叶赫那拉·婉贞,

1875年1月载湉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

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

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

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葬于清西陵之崇陵。

扩展资料:

1875年的1月13日,光绪从熟悉的家里被送进紫禁城,紫禁城不适合一个孩子的成长。从进宫的第一天起,光绪总是处于太后的调教和训斥之中。

精明强干的太后在教育上却是一个失败者,对亲生儿子同治,她任母爱泛滥,过分娇纵。而对继子光绪,她却矫枉过正。

为了让小皇帝成为合格的统治者,她发誓绝不犯过去的错误,不容忍这孩子身上任何一点毛病”,对他的每一个生活细节,都精雕细刻。

如果他在早晨四点钟时赖床,如果他在陪太后进早餐时碰响了餐具,如果他上朝时过多地扭动身子,如果他下跪时忘了复杂的规矩。

那么无一例外,都会受到太后亲口的或者通过太监传达的批评。太后清楚地记得同治是怎么被惯坏的。甚至小光绪走路偶尔蹦蹦跳跳,如果让太后看到了,都会招来一顿训斥。

太后告诉他,他是个皇帝,得有皇帝样,像普通孩子那样信马由缰,是没出息的表现。教育学家说,刻板、教条、严厉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这些孩子往往拘谨懦弱,胆小怕事,同时又固执倔强,不善变通。在阅读光绪的有关资料时,我们发现他的性格中这些特点非常明显。

在太后身边,皇帝日益成长为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得了口吃的毛病,一见到太后就说话结巴,越是害怕越说不利索。

他感觉自己动辄得咎,只有在书房里,光绪能找到自信。传统的启蒙方式,很容易在第一时间就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治帝就是这样。

太后和师傅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也没能把同治的牛头按到书桌上来。和同治比起来,光绪实在是太听话了。

虽然刚开始也曾嬉戏啼呼过几次,可是不久,这个性格柔顺的孩子就安然接受了不可违抗的命运,每天乖乖地来到书房和文字做斗争。

他功课进展得很顺利,大字也写得越来越端正,虽然和历代的皇子比起来,他的成绩不过是中等水平,但是和他的前任同治比起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参考资料来源:光绪皇帝—家族成员

光绪.同治.慈禧的关系?

慈禧是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光绪帝的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所以光绪帝是慈禧的侄子。

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扩展资料:

一、光绪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痛定思痛,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

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一股势力,但反被袁世凯出卖,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

二、同治

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27日),同治帝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咸丰十一年(1861年)即位。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慈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淳

光绪(77)慈禧(8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