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许灵均有这个人吗 這個人佔領臺灣後,上書康熙,要求攻佔日本,結果被康熙拒絕了
這個人佔領臺灣後,上書康熙,要求攻佔日本,結果被康熙拒絕了 日本和我國是一衣帶水的關係,並且由於我國在歷史上一直處於比較強盛的狀態,所以自古以來日本就一直對中國崇敬有加。但是在近代時期,隨着日本實力的
這個人佔領臺灣後,上書康熙,要求攻佔日本,結果被康熙拒絕了
日本和我國是一衣帶水的關係,並且由於我國在歷史上一直處於比較強盛的狀態,所以自古以來日本就一直對中國崇敬有加。但是在近代時期,隨着日本實力的增強,中國腐朽統治的延續,所以近代時期日本給予了我國沉重的打擊。
因此一時之間我國人民對於日本是十分仇恨的。其實日本作爲一個彈丸之地,在歷史上是有很多次機會收入我國的版圖之中的,但是最終卻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錯過了。而在清朝時期,康熙皇帝同樣也有過這樣的一次機會。有一個人在攻佔了臺灣之後,就給康熙皇帝上書請求攻佔日本,但是無奈康熙皇帝卻拒絕了這個人的請求。
這個人就是施琅。施琅是明朝時期著名的海軍將領,此人跟隨鄭成功去了臺灣,但是因爲和鄭成功的繼承人意見不合,所以施琅在臺灣並不是很受重用。而最終,壯志難酬的施琅投靠了清軍。

在清朝的支持下,施琅很快就攻佔了臺灣,並將臺灣劃到了清朝的統治範圍之內。而其後康熙皇帝就爲施琅準備了慶功會。而施琅是一個有大抱負的人,在開慶功會的時候,施琅就給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摺,而奏摺的內容就是日本這個民族很不安分,長期禍亂中華的邊境,並且日本這個民族的野心還很大,其請求康熙皇帝准許自己攻佔日本。
而當時日本的國力和我國根本沒有可比性,如果清朝要攻佔日本的話,那猶如探囊取物,可謂是輕而易舉。但是最終康熙卻拒絕了施琅的請求。而康熙皇帝拒絕的原因是當時日本在表面上對於中國還是比較恭敬的,因此中國沒有必要攻打日本。
而施琅的這個計劃因爲沒有康熙皇帝的支持最終夭折了。如今再看康熙皇帝的拒絕理由,我們不得不承認,即使是英明的帝王,也避免不了犯錯。
很赞哦! (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