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与分享有关的名人事例 一些历史上经过努力后得到成功的名人例子

火烧 2022-07-24 19:13:14 1215
一些历史上经过努力后得到成功的名人例子 一、华罗庚 1910年,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的一个小县城——金坛。他小时候,家中清贫,父亲在小镇上开了个小杂货铺,代人收购蚕丝,一家人过着半饥不饱的生活。华罗庚上

一些历史上经过努力后得到成功的名人例子  

一、华罗庚 

1910年,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的一个小县城——金坛。

他小时候,家中清贫,父亲在小镇上开了个小杂货铺,代人收购蚕丝,一家人过着半饥不饱的生活。

华罗庚上初中时,对数学产生了特殊的兴趣,他的老师王维克很器重这个聪明机灵的少年,常常单独辅导他,给他出一些难题做,这使少年华罗庚得益匪浅。

  

华罗庚在金坛中学念完初中后,因家里无力再供他上学,只得辍(chuò)学到父亲的小杂货店里帮助料理店务。

可这位酷爱数学的年青人,人虽然守在柜台前,心里经常琢磨的还是数学。

王维克老师借给他几本数学教材: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一本微积分。

华罗庚便跟着这几位不会说话的老师步入了高等数学的大门。

华罗庚18岁那年,在王维克老师的帮助下,到金坛中学当了一名会计兼管学校事务工作。

他曾回忆当时艰难的生活:“除了学校里繁重的事务外,早晚还要帮助料理小店的事务。

每天晚上大约8点钟才能回家。

清理好小店的帐目之后,才能钻研数学,常常到深夜。”不久,金坛县流行伤寒,华罗庚不幸 染病,卧床半年。

后来病慢慢好了,可是左脚却弯曲变形,落了个跛足的终身残疾。

  

华罗庚在贫病之中刻苦自学,不但读了许多书,而且还勤于独立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

19岁那年,他发觉一位大学教授的论文写错了。

便把自己的看法写成一篇文章,题目叫《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不能成立之理由》,于次年发表在上海的《科学》杂志上。

随后,华罗庚又连续发表了几篇数学论文, 署名“金坛人”。

  

这个在数学论坛上崭露头角的“金坛人”,引起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注意。

当他打听到这个数学奇才原来是个只读过初中的小青年时,深为震惊,便写信邀华罗庚来当时北平的清华大学数学系当管理员。

到清华后,华罗庚的进步更快了。

他自学了英语、德语。

24岁时,已能用英文写作数学论文。

25岁时,他的论文已引起国外数学界的注意。

28岁时,他当上了西南联大教授。

后来,他又被熊庆来教 授推荐到英国剑桥大学去深造。

  华罗庚成功了!在走过坎坷的自学之路后,他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大师,国外数学界这样评价他:“华 罗庚教授的研究著作范围之广,足可使他堪称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数学家之一”。

40年代后期,华罗庚应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之聘,在那里当教授。

华罗庚在那里有着优异的生活、科研环境:他的住屋有4间卧室,2间浴室,还有一间可容纳五六十人开酒会的客厅。

大学还给他配备了4 个助手、1个打字员。

  

但是,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华罗庚却不再留恋美国的优异条件,踏上了返回祖国的旅程。

他说:“为了抉择真理,我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应当回去!” 

1950年的一天,这位已担任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的著名教授,在填写户口簿时,在“文化程度”一栏里写了“初中毕业”4个字。

这虽然使许多人惊讶不已,却是事实:他的的确确只有一张初中毕业证 书。

这位数学大师的数学知识,几乎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  1983年10月,华罗庚重游美国,接受了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荣誉称号。

这是美国科学院120年历史上第一次把这个荣誉称号授予一位中国科学家。

美国科学院院长在向华罗庚致赞词的时候说:“他是一 个自学出身的人,但他教育了千百万的人们。”

二、牛顿

一谈到牛顿,人们可能认为他小时候一定是个“神童”、“天才”、有着非凡的智力。

其实不然,牛顿童年身体瘦弱,头脑并不聪明。

在家乡读书的时候,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属于次等。

但他的兴趣却是广泛的,游戏的本领也比一般儿童高。

平时他爱好制作机械模型一类的玩艺儿,如风车、水车、日晷等 等。

他精心制作的一只水钟,计时较准确,得到了人们的赞许。

   

有时,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

一天,他作了一盏灯笼挂在风筝尾巴上。

当夜幕降临时,点燃的灯笼借风筝上升的力升入空中。

发光的灯笼在空中流动,人们大惊,以为是出现了彗星。

尽管如此,因为他学 习成绩不好,还是经常受到歧视。

与分享有关的名人事例 一些历史上经过努力后得到成功的名人例子

   

当时,封建社会的英国等级制度很严重,中小学里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歧视学习差的同学。

有一次课间游戏,大家正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借故踢了牛顿一脚,并骂他笨蛋。

牛顿的心灵受到这种刺激,愤怒极了。

他想,我俩都是学生,我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过他!从此,牛顿下 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早起晚睡,抓紧分秒、勤学勤思。

   经过刻苦钻研,牛顿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不久就超过了曾欺侮过他的那个同学,名列班级前茅。

三、霍金 

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靠勤奋换来的。

举世瞩目的科学家霍金就是很好的例 子。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他年青时就生患绝症,然而他坚持不懈,战胜了 病痛的折磨,成为了中外闻名的科学家。

   

霍金在牛津大学毕业后即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这时他被诊断患了“卢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瘫痪了。

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

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 然 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但霍金不会因为小小的病痛的折磨而放弃了对学习的渴望,他正是在这种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 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

霍金在剑桥大学任牛顿曾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之职,他的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不仅震动了自然科学界,并且对哲学和宗教也有深远影响。

霍金还在1988年4月出版了《时间简史》,已用33种文字发行了550万册,如今在西方,自称受过教育的人若没有读 过这本书,会被人看不起。

四、匡衡凿壁借光读书

匡衡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

他从小喜欢学习,刻苦勤奋,可是家里却买不起灯油,无法在夜间学习。

一天夜里,他正躺在床上默诵白天读过的《诗经》时,发觉邻居家灯火通明。

匡衡羡慕在灯光下读书的人,他灵机一动,把邻居家的灯火借过来就可以读书了。

匡衡正在思索着该如何借到光看书,灯光把巨大的人影投身到墙上,酷似一个个怪物,怪模怪样地在墙上晃来晃去。

小匡衡灵机一动:我如果在这边偷偷凿个洞,隔壁灯光就能穿墙而过,照射到我这小屋里来,我不就可以借着这点亮光读书了吗?

他高兴地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找来一把凿子,在墙壁下方偏僻处凿了个小小的窟窿。

顷刻间,灯光照亮了一小块儿地方。

匡衡连忙从床头翻出《诗经》,凑到那一小块儿宝贵的光亮处,专心致志地苦读起来。

匡衡的父母看到匡衡如此刻苦,都感到特别欣慰,同时又倍感酸楚。

从此以后,匡衡白天帮大人忙田里的农活,夜晚借着那一小束从隔壁人家借来的灯光,孜孜不倦地读书,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学者。

五、陈景润认真读书

陈景润小时候经常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捉迷藏。

不过,陈景润捉迷藏时有点特别。

他常拿着一本书,藏在一个别人不容易发现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一边等着别人来“捉”他。

看着看着,他就忘记了别人,而别人也忘记了他。

上学期间,陈景润酷爱数学。

当老师讲解数学题时,他总是集中精神认真听讲。

课后布置的习题他也认真去做。

陈景润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无限乐趣。

数学是心智的比试和较量。

陈景润对于解题,向来不吝惜时间和精力。

陈景润不懂就问,别看他平时沉默寡言,但向老师请教时却毫不羞涩和胆怯。

他的求教方式很特殊:看到老师外出或者老师从高中部到初中部去,他就紧追上去,和老师一起走一段路,并且一边走,一边问问题。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沈元教授的课。

沈元教授给同学们讲了世界上一道数学难题:“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的理论。

但他一出生也没有证明出来,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

长久以来,‘哥德巴赫猜想’之迷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但始终没有结果,并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

沈元教授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了个形象的比喻,他把数学比喻成自然科学的皇后,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成皇后皇冠上的明珠!沈元教授讲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

许多年之后,陈景润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66年,他发表了《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这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他所证明出的那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后来这条定理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做学问要有陈景润那样刻苦钻研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取得巨大的成就。

青少年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困难,那么应该怎么去做呢?这里提供两种方法借鉴:

1、鞭策法:让警官、好友监督自己,自己要尽量配合。

2、自制法:为自己找一个奋斗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你最在乎最怕失去的。

然后为了那个目标,让自己勤快起来。

并且可以在醒目的地方贴上自己的目标提醒自己 。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