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藏头露尾打一数字 藏头露尾
藏头露尾 【成语名字】藏头露尾 gt 【汉语拼音】cá g tóu lòu wěi gt 【成语解释】 gt 把头藏起来,却露出尾巴。形容言多隐讳,举止畏缩的样子。语或本元.王晔《桃花女.第二折》。
藏头露尾

【成语名字】藏头露尾>【汉语拼音】cáng tóu lòu wěi>【成语解释】> 把头藏起来,却露出尾巴。形容言多隐讳,举止畏缩的样子。语或本元.王晔《桃花女.第二折》。>【成语典故】> 元.王晔《桃花女.第二折》(据《元曲选》引)> 劝周公莫便生嗔,将酒礼强勒成亲,不争我藏头露尾,可甚的知恩报恩。>【成语注解】> 1、嗔:生气、发怒。> 2、强勒:强迫、逼迫。> 3、不争:如果。> 3、可甚的:算甚么。>【成语出处】> 1、元.王晔《桃花女.第二折》:“劝周公莫便生嗔,将酒礼强勒成亲,不争我藏头露尾,可甚的知恩报恩。”(源)> 2、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那一个掌亲的怎知道弄假成真,那一个说亲的早做了藏头露尾,那一个成亲的也自会拏粗挟细。”> 3、《二刻拍案惊奇.卷三》:“翰林道:『我见师父藏头露尾不肯直说出来,所以也做哑妆呆,取笑一回。』”> 4、明.无名氏《赠书记.第二九出》:“我今日呵,藏头露尾,总然难自秘,还须顾虑,这事真堪骇异,怕言出须臾,驷马仓忙已迟。”> 5、《红楼梦.第三四回》:“薛蟠本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一生见不得这样藏头露尾的事。”> 6、《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老爷是个走方步的人,从不曾见过这等鬼鬼祟祟,藏头露尾的顽意儿。”>【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形容言多隐讳,举止畏缩的样子。> 使用类别 用在“言语含混”、“顾忌畏缩”的表述上。>【藏头露尾造句】 > 1、请你有话直说,不要藏头露尾,免得让人起疑。> 2、你做事老是这样藏头露尾的,难怪别人会怀疑你。> 3、如果你想要得到别人的信任,就该光明磊落,不要藏头露尾。> 4、我喜欢个性坦荡磊落的人,看到做起事来藏头露尾的人,总是有些厌烦。> 5、最近看他老是举止鬼鬼祟祟,说话藏头露尾的,好像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6、媒体对这件案子藏头露尾的报导,和加油添醋的渲染,造成社会大众的未审先判,对涉案人极不公正。> 辨识>【近义词】:遮遮掩掩>【反义词】:和盘托出,原形毕露,露出马脚>【参考词语】:头藏尾露>【汉语拼音】:tóu cáng wěi lòu>【成语解释】:把头藏起来,却露出尾巴。指露出身影。犹“藏头露尾”。见“藏头露尾”条。> 1、元.李文蔚《燕青博鱼.楔子》:“众小校听咱分付,今夜个该谁巡捕,黑地里悄语低言,不要您头藏尾露。遇官军须当杀退,若经商便将拏住。但违了某家将令,斩首级决无轻恕。” >【参考词语】:露尾藏头>【汉语拼音】:lòu wěi cáng tóu>【成语解释】:把头藏起来,却露出尾巴。指露出身影。犹“藏头露尾”。见“藏头露尾”条。> 1、明.许自昌《水浒记.第二一出》:“这掩耳偷铃堪笑,早露尾藏头空巧。”>【藏头露尾的】> “藏头露尾”指把头藏起,却露出尾巴。可用来指隐藏身影不周,也可用来形容言多隐讳,举止畏缩的样子。见用于王晔《桃花女》杂剧。王晔,元杭州人,字日华,号南斋,生卒年不详。为元代戏曲家,知着有杂剧三出,今存《桃花女》一本。《桃花女》全名《桃花女破法嫁周公》,共四折一楔子,内容叙述河南云阳村的任二公,有一个女儿名叫桃花,擅长阴阳法术,又有一个名叫周公的人,擅长卜算。周公自负卜算之术十分灵验,桃花女却两次让卜算失灵,周公因而妒恨在心。于是周公设计强娶桃花女为媳,又暗中布下各种法术欲陷害她。在第二折中,周公预言家中的仆人彭大阳寿将尽,结果过了时辰,彭大却没有死。周公心中疑惑,一问之下,知道是桃花女帮彭大延长了寿命。周公心中十分生气,想出一计准备报复,便要彭大送聘礼给任二公,却要彭大假称是自己要给桃花女的谢礼。彭大不知这是周公的诡计,念及过去周公待他不薄,如果自己还畏畏缩缩“藏头露尾”的,怎能算是知恩报恩之人呢?就答应了。这里的“藏头露尾”就是用来形容畏缩的样子。
很赞哦!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