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花言巧语的解释词语 成语: 花言巧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花言巧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花言巧语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706 成语: 花言巧语 注音: ㄏㄨㄚ |ㄢˊ ㄑ|ㄠˇ ㄩˇ 汉语拼音: huā yá
成语: 花言巧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花言巧语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706 成语: 花言巧语 注音: ㄏㄨㄚ |ㄢˊ ㄑ|ㄠˇ ㄩˇ 汉语拼音: huā yán qiǎo yǔ 参考词语: 巧语花言, 花唇巧舌, 巧舌花唇, 花嘴花舌, 巧言花语 反义: 由衷之言, 肺腑之言, 逆耳忠言 近义: 天花乱坠, 巧言如簧, 甜言蜜语释义: 形容虚假而动听的言语。语出《朱子语类.卷二○.论语.学而篇》。 △「甜言蜜语」 Emoji符号: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花言巧语”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论语》里曾记载孔子的一段话:「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话说得很动听,脸色装得很和善,可是一点也不诚恳,这不是仁的表现。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与学生讲解这段话时,解释说:「做任何事都要有诚心,没有诚心便是不仁。说话动听、和颜悦色,本来就应该这样,而且也不害事,但如果为了取悦别人而不诚心的话,那是不可以的。」「巧言」二字有人解释为说话不诚恳,朱熹告诉学生说:「依我之见,巧言是指虚假好听的话,今天有不少读书人舞文弄墨,妙笔生花,但写的尽是些言不及义的文章,就是所谓的巧言,也就是『花言巧语』。」朱熹用「花言巧语」来解释《论语》里的「巧言」二字,后来「花言巧语」就被用来形容虚假而动听的言语。 典源: 《朱子语类.卷二○.论语.学而篇》或问「巧言令色,鲜矣仁」。曰:「只心在外,便是不仁也。不是别更有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只争一个为己、为人。且如「动容貌,正颜色」,是合当如此,何害于事。若做这模样务以悦人,则不可。或以巧言为言不诚。曰:「据某1>所见,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1>弄笔端做文字者,便是。看做这般模样时,其心还在腔子里否?」 〔注解〕 (1)某:自称语。此指朱熹(西元1130∼1200),字元晦,后改字仲晦,晚号晦翁,又号晦庵、紫阳。宋婺源人,侨寓建州。累官宝文阁待制,卒諡文,后世尊称朱子或朱文公。其学以居敬穷理为主,集宋代理学之大成。 (2)举子:被荐举应试的士子。 书证: 01.《朱子语类.卷二○.论语.学而篇》:「据某所见,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便是。」(源) 02.宋.无名氏〈失调名.月到中秋偏莹〉词:「谁花言巧语、胡厮胫。我只道、尔是照人孤眠,恼杀人,旧都名业镜。」 03.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谁听你花言巧语,我这里寻根拔树。」 04.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是你辱门败户先自歪,做的来漏虀搭菜,把花言巧语枉铺排。」 05.明.无名氏《白兔记.第一六出》:「这是刘穷的骨血,过了三朝满月,你把花言巧语,哄那小厮,抱在手中,把他撇在荷花池内淹死了,绝其后患。」 06.《红楼梦.第六九回》:「休信那妒妇花言巧语,外作贤良,内藏奸狡。」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形容虚假而动听的言语。 【使用类别】用在「言语动听」的表述上。 【例 句】 <01>金光党利用人性贪的弱点,花言巧语骗走许多人毕生的积蓄。 <02>经过上次的教训,她深刻地体认到花言巧语的男人是不可靠的。 <03>父母亲总是叮咛女儿交男朋友要小心,不要被花言巧语给迷惑了。 <04>只要朋友一问起为什么结婚,她总是笑着说是被老公的花言巧语给骗的。 <05>妈妈误信了商人的花言巧语,买下一件两仟元的上衣,结果才洗一次就缩水了。 辨识: 请参考『辨识706』 同「花言巧语」及「甜言蜜语」都指动听的话。异「花言巧语」具虚伪义,适用对象较广;「甜言蜜语」较中性,多用于描述爱情的场合。花言巧语甜言蜜语辨似例句ㄨ○她就这样被他的∼说动了,终于点头答应了婚事。○ㄨ金光党利用人性贪的弱点,∼骗走许多人毕生的积蓄。 成语接龙“语”字开头的成语
“花”字结尾的成语
“花”字开头的成语
“语”字结尾的成语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花言巧语。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花言巧语。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花言巧语”分成的单字详解:
花, 言, 巧, 语。

很赞哦! (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