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实袁崇焕 历史上玩笑开大了的那些事:袁崇焕耍皇帝的下场

历史上玩笑开大了的那些事:袁崇焕耍皇帝的下场
在中国的历史中,能被记录到史书中的玩笑,通常都不是什么好事。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玩笑都是与庄重、规矩的礼相违背的。
历史新知,君无戏言、庄严稳重向来是正人君子的评判标准;而对爱开玩笑,不检点的人总是抱着鄙视的态度,特别是那些能哄皇帝欢心,具有幽默感的官员,甚至会被安上专有名词——弄臣。
久而久之,中国人仿佛成了缺乏幽默感的人群,玩笑不能乱开。那些抱着戏虐心态愚弄他人的人物,很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
来俊臣请君入瓮
话说女皇帝武则天得到密告——酷吏周兴串通他人造反,于是就让另一酷吏来俊臣来审理此案。来俊臣见了老同事周兴,闭口不谈案情,只像交流工作经验般问道:如果犯人咬紧牙关,就是不肯招,老兄通常有什么办法呢?
周兴得意地说:那太容易了。拿一个陶瓷的大瓮,四面用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面,看他招不招!
来俊臣拍手称赞,然后跟老周开了一个著名的玩笑:真是妙招,我这就预备大瓮,请老兄进去一试。周兴一听,赶忙下跪叩头,全招了。这就是请君入瓮的故事。
无论周兴,还是给他准备大瓮的来俊臣,在传统价值观中,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他们之间的愚人节勾当,从来是正统文人口诛笔伐的对象。
君无戏言,否则后果很严重
正经的天子要君无戏言,自动放弃说笑话的权利。西周时,周成王与弟弟叔虞玩耍时,曾拿一片梧桐叶许愿,说:我以此为凭证,封你为诸侯。过了一段时间,成王早把这事给忘了。
辅佐他的周公却提醒道,选个吉日,把加封叔虞的事给办了吧。周成王一听就笑了:我那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周公把脸一沉说:君无戏言,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被记录到史书里。成王一听,只好把像树叶一般的唐国(今山西部分地方,后为晋国)封给了叔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叶封唐的典故。
成王事后虽然想赖账,不过好歹有周公的监督,有个大团圆的结局。但不是每个国君的玩笑都能得到好的结果。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不必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