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赞美小公主的诗 唐朝公主的一首詩,披露唐朝外交史上鮮為人知的恥辱一幕

火烧 2022-01-31 23:26:19 1048
唐朝公主的一首詩,披露唐朝外交史上鮮為人知的恥辱一幕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唐朝的創建過程頗為耐人尋味,別的朝代一般都是先打天下,掃平各路競爭對手後再稱帝。但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卻
赞美小公主的诗 唐朝公主的一首詩,披露唐朝外交史上鮮為人知的恥辱一幕

唐朝公主的一首詩,披露唐朝外交史上鮮為人知的恥辱一幕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唐朝的創建過程頗為耐人尋味,別的朝代一般都是先打天下,掃平各路競爭對手後再稱帝。但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卻大大方方地先開國稱帝,在一個一個收拾競爭對手,彰顯出與眾不同的膽氣與自信。
唐朝建立之後,歷經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武周時期等幾代人共同努力,在唐玄宗統治前期終於進入全盛時期。唐朝疆域面積最大時,東至日本海,南抵安南,西至鹹海,北至貝加爾湖,是中國古代史上國土面積僅次於元朝的第二大朝代。
唐朝面積遼闊,周邊國際環境和外交關係也顯得分外錯綜複雜。如果處理與周邊眾多毗鄰小國和游牧部族的關係,成為唐朝每一個皇帝都要面臨的嚴峻問題。在唐朝全盛時期,可以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在外交中全面佔據上風,以天朝大國的姿態接受各國的朝拜。
但到了國力衰退階段,這個問題就會變得非常棘手,甚至讓唐朝非常被動。唐朝宜芳公主和親事件,就是這種情況的典型例證之一。在唐朝的北部邊疆,生活著眾多族屬的游牧部族,其中有一個部族「庫草奚人」,又稱奚族,在唐朝初年逐漸強大起來。
庫草奚人起源於東胡,是鮮卑人的後裔分支之一,「東接契丹,西至突厥,北到霫國」,戶口最多時超過二十萬,擁有實力強大的騎兵部隊,是唐朝北疆一個不可小覷的對手。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奚族懾服於唐朝的強大國力,屢次派遣使者前來朝拜,對唐朝表示臣服。到了武則天時期,唐朝內部一度陷於動蕩不安,奚族人開始變得不安分,屢次與唐朝發生激烈軍事衝突。
唐玄宗天寶四年,為了緩和與奚族之間的關係,唐玄宗使出「和親」的套路,派遣宗室之女宜芳公主遠嫁奚族首領李延寵。李延寵早年曾作為奚族人質,在長安生活了十餘年,一直充當宮廷侍衛,對唐朝內部朝政比較了解,對唐朝殊無敬畏之心。
當時與奚族地區接壤的是唐朝范陽平盧地區,節度使安祿山,也就是日後那個掀起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安祿山急於建立功名博取皇帝好感,不顧大局,多次挑起戰端,與奚族騎兵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使得雙方關係極度緊張。
宜芳公主嫁過去才六個月,奚族首領李延寵獲得了契丹的支持,決定聯合起兵反唐,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李延寵把唐朝嫁給他的和親公主宜芳公主當成出氣筒,悍然殺死了她。唐朝派出公主和親,對邊疆小國而言應當是莫大的榮耀,如今卻被殺掉祭旗,釀成了唐朝外交史上罕見的恥辱一幕。
宜芳公主自幼成長於鐘鳴鼎食的富貴之家,知書達理能詩善文。她作為和親公主被遠嫁奚族,從此去國懷鄉,再也難以回歸故土與父母家人相見,獨自一人去面對不可知的叵測人生,心中的悲苦可想而知。
宜芳公主遇害之前,曾經寫過一首詩,抒發自己的哀痛之情:「出嫁辭鄉國,由來此別難。聖恩愁遠道,行路泣相看。沙塞容顏盡,邊隅粉黛殘。妾心何所斷,他日望長安。」
這首詩被錄入《全唐詩》中,千百年後,人們讀到這首詩,耳邊彷彿依然會聽到她的哀怨悲啼,也會想起唐朝外交史上鮮為人知的恥辱一幕。堂堂天朝大國,雄兵百萬戰將千員,卻試圖依靠一個弱女子的柔弱肩膀去扛起保家衛國的大任,令人無限嘆惋。
參考資料:《資治通鑒》《全唐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