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朱棣当了几年皇帝 明武宗是个怎样的皇帝?明武宗不太爱讲套话

火烧 2022-03-07 12:29:14 1040
明武宗是个怎样的皇帝?明武宗不太爱讲套话   反面教材明武宗是朱姓王朝的一个不肖子孙。他当上皇帝不久,就以天气热为借口停止了经筵日讲,经筵日讲可是皇帝、太子的必修课。 gt gt   不仅如此,他上朝
朱棣当了几年皇帝 明武宗是个怎样的皇帝?明武宗不太爱讲套话

明武宗是个怎样的皇帝?明武宗不太爱讲套话  

  反面教材明武宗是朱姓王朝的一个不肖子孙。他当上皇帝不久,就以天气热为借口停止了经筵日讲,经筵日讲可是皇帝、太子的必修课。> >   不仅如此,他上朝经常迟到,甚至干脆就不上朝了。长期罢朝大概自武宗始,至神宗就达到十几年不出宫闱一步了。至于在宫内办妓院,在外设豹房,在民间骚扰百姓,都是他任内做下的孽事。> >   然而历史十分有意味。正德十六年三月戊辰,武宗颁布遗诏。诏曰:“朕以菲德,绍承祖宗丕业,十有七年矣。图治虽勤,化理未洽。> >   深惟先帝付托,今忽遘疾弥留,迨弗能兴。夫死生常理,古今人所不免。惟在继统得人,宗社生民有赖。吾虽弃世,亦复奚憾焉!”(《武宗实录》卷一九七)看这段文字,明武宗并非认识不到自己的一生都做了什么。> >    面对历史,我们不免浩叹:历朝历代皇帝都知道如何做才对,甚至口中嘉言无数,结果做得连武宗也不如,不是亡国破家,就是民怨沸腾。何以如此?治史的人常 从外部环境和内在体制入手全面分析,譬如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谈到进京后的种种享乐行为,从顺军身上寻找了一些深刻原因。但我们对一个又一个 王朝从兴起、荣盛转而衰败的过程仍然抱有兴趣,因为很多道理从古代一直讲到今天,不仅仅我们耳熟能详,古人,或不太古的人们,比我们知道的并不少。明武宗 说:“朕恭承天命,嗣守祖宗成业,夙夜孜孜,勉图治理,乃者乾清宫灾,朕心惊惶,莫知攸措!”其实,这位皇帝自上任以后只知玩乐,乾清宫一场火灾别 人焦心得不得了,他却毫不在乎,看着冲天的火光对左右说:“是好一棚大烟火也!”这是庚辰日的事,到了壬午日又“上服浅淡色服,御奉天门视朝”,降诏自 责,说自己勤勉理国,不意发生事故云云。(据《明史考证》)此足可见,朱厚照胡折腾,原因并不是他不懂为君之道,而在于他所处的内外环境可以使嘉言美行相 互分离。> >   好在明武宗这样的皇帝没人把他视为仁君,不管说什么光彩照人的话,最终也不会换得生前身后名。但究竟是 什么原因,使聪慧的朱厚照君不像君,帝不像帝?古代的明君、仁君也处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专制环境中,譬如,听到的颂扬声比 明武宗多吧?戎马生涯多年,性格暴烈程度比明武宗大吧?他却建立了丰功伟绩,原因何在?> >   专制制度之下的好皇帝多有一个十分了得的功夫 ──自我束缚。李世民曾对侍臣说:“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 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资治通鉴》)在那个时代,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不自束谁也 没法。李世民对提意见的魏徵曾咬牙切齿,要杀掉他,但最终老魏活得挺不错,主要还是李世民能够反省、自束。提到这点,有人以为这是的劝慰之功。其 实,那只是表面的原因。如果李世民本人觉得老魏碍手碍脚,非置他于死地不可,长孙皇后就是言辞再恳切,能起什么作用?千万不要把坏事往女人身上推,也不要 把好事往女人身上推,那样会模糊真正的关键处,空留话柄于后人。相反,武宗能不上朝便不上朝,能与大臣疏远便疏远,围在左右的就是刘瑾等几个太监。太监, 不过是仆人,主子是皇帝。武宗手下的太监有那么大的权力,还不是武宗给的?据说刘瑾奏事总是选择武宗玩兴正浓的时候,武宗嫌麻烦,就什么事都让他处理。有 武宗的放弃职责在先,才有刘瑾专权于后,至于武宗何以能如此,不自束是重要的因素,为什么不自我监督?因为他是皇帝,放任自流任何人也没法子。大臣弹劾这 弹劾那都成,你总不敢弹劾皇帝吧?你要敢想到这一层,真活得不耐烦了!> >   君主成为好君主,自我约束是很重要的一点。尤其在专制的时代,整个国家是他私人的,没有一种力量可以约束他,他想做什么便能做什么。这种自我约束是绝对的靠自我控制,完全靠自觉,与现代讲的约束略微不同。现代有外界的监督力量,哪怕那种力量很弱,它也会迫使一个人约束自己,否则人们就可以舍弃他。而在专制时代只有皇帝舍弃臣民,人们却无法选择皇帝,龙椅上的帝王是好是坏,只有听天由命了。> >   因此可以说,新时代的外界力量若与古代的自束结合起来,作用会更大,好官会更多。自我约束是产生好官的内在条件,外界监督则是产生好官的外在条件。自律的前提和结果是“成为好官”;他律的前提是任何人都不是圣贤,都需要监督,结果是“没有坏官”。> >    可惜,有些人只看一个人的嘉言美语,根本不想绕到这些饰物的身后一看究竟,结果真实的行为让花里胡哨的话语遮盖了,到最后,好做法都归帝王自己,一切乱 七八糟的事都赖女人和臣子,都坏在女人手里,杀是秦桧搞的鬼,晚清与外国人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无骨头做卖国贼。坐在皇 椅上遥控臣子行为的皇帝们则非但不受唾骂,反而受人赞美。于是一代又一代帝王,说着同样的大话空话,臣民们也使用着大同小异的谄媚词。明武宗把明朝搞得那 样乌烟瘴气,赞颂他的人也不少,说到了他的时代经济才发展了,云云。> >   有一点倒是真的:明武宗不太爱讲套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