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中的三个成语 关于初一历史中出现的成语各是在哪一课
关于初一历史中出现的成语各是在哪一课
第六课 公元前七世纪后期,晋国和楚国在城濮大战,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巧妙的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打败楚军。
春秋末年,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到吴王夫差时,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
夫差强迫勾践及其夫人一同到吴国,为吴王驾车养马,打扫宫室。
三年以后,才被遣送回国。
勾践立志雪耻,发奋图强,在室内悬挂苦胆,坐卧都要舔尝,自问道:“你忘了亡国之耻吗?”他和百姓共同劳作,争取人心,操练兵马,积极准备灭吴。
勾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灭掉吴国。
‘卧薪尝胆’
公元四世纪中期,魏国大将庞涓率大军包围赵都邯郸。
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
孙膑乘魏国内部空虚,直捣魏都大梁。
庞涓率军回救,疲惫不堪的魏军走到桂陵种了齐军的埋伏,大败而归。
‘围魏救赵’
战国后期,秦军向东进攻,赵王派老将廉颇驻守长平。
秦军散布廉颇要降秦的谣言,赵王上当,派赵括代替廉颇。
但赵括没有实战经验,轻敌出击。
秦将白起车夫并把赵军围困起来,截断赵军粮道。
赵军被围46天,粮尽援绝,拼死突围。
结果赵括被射死,赵军向秦军投降。

‘纸上谈兵’
第九课 春秋晚期的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写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十课 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数都要烧掉;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
‘焚书坑儒’
第十一课 刘邦入咸阳后,废秦苛政,‘约法三章’赢得民心。
(动脑筋里面还有‘破釜沉舟’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第十九课 符坚自恃有百万大军,只要把马鞭投入江中,就足以阻断江水。
但是,战争开始不久,符坚望见晋军军容严整,又把远处八公山上的草木都误认为是晋军,不由得心虚胆怯。
秦军溃败后,一路上听到‘风声鹤唳’一位是晋军追来,更是胆颤心惊。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投鞭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