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响遏行云文言文阅读答案 响遏行云

火烧 2022-07-13 22:25:50 1077
响遏行云 【成语名字】响遏行云 gt 【汉语拼音】xiǎ g è xí g yú gt 【成语解释】 gt 声音清越嘹亮,可直上天际,止住行云。形容歌声响亮高妙。语出《列子.汤问》。 gt 【成语典故

响遏行云  

响遏行云文言文阅读答案 响遏行云
【成语名字】响遏行云>【汉语拼音】xiǎng è xíng yún>【成语解释】> 声音清越嘹亮,可直上天际,止住行云。形容歌声响亮高妙。语出《列子.汤问》。>【成语典故】> 《列子.汤问》>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1,终身不敢言归。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成语注解】> 1、 薛谭:秦国善歌者。> 2、讴:歌唱。> 3、 秦青:秦国善歌者。> 4、尽:全学得了。> 5、 饯:设酒食送行。> 6、郊衢:郊外的大道。> 7、 抚节:按着节拍。> 8、 遏:止住。> 9、行云:行动中的云朵。> 10、 谢:谢罪,道歉。> 11、反:通“返”。指重回师门。>【成语出处】> 1、《列子.汤问》:“(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2、《太平御览.卷五七二.乐部一○.歌三》引盛弘之《荆州记》:“有老人不娶室而善歌,……邻人辞归,老人歌而送之,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余音传林,数日不绝。”> 3、《宋书.卷一九.乐志一》:“(秦)青饯之于郊,乃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4、《金瓶梅.第五三回》:“这一套曲儿,做的清丽无比,定是一个绝代才子;况唱的声音嘹亮,响遏行云,却不是个双绝了么?”> 5、《二十载繁华梦.第八回》:“跟手又唱第二出,便是《一夜九更天》,用老生挂白须,扮老家人,唱过岭时,全用高字,真是响(响)遏行云。”>【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形容歌声响亮高妙。> 使用类别    用在“歌声嘹亮”的表述上。>【响遏行云造句】> 1、这位声乐家的歌声,响遏行云,十分嘹亮。> 2、许多人被他那响遏行云的歌声吸引,纷纷伫足聆听。> 3、他将此首歌唱得如此响遏行云,把作者原义表露无遗。> 4、她所演唱的歌剧,高亢处响遏行云,低回时如黄莺出谷。> 5、由于有着一副响遏行云的好歌喉,这个新人很快就在歌坛上窜起。>【近义词】    穿云裂石,声动梁尘,绕梁三日,响彻云霄> 辨似:> 形音辨误    > 同    “响遏行云”及“响彻云霄”都有声音嘹亮的意思。> 异    “响遏行云”只用于歌声,侧重于声音的高亢优美;“响彻云霄”适用范围较广,侧重于声音的大声宏亮。> 响遏行云    响彻云霄    辨似例句> 她所演唱的歌剧,高亢处响遏行云,低回时如黄莺出谷。> 比赛结束,我国终于拿下睽违已久的世界冠军,欢呼之声响彻云霄。>【参考词语】:歌遏行云>【汉语拼音】:gē è xíng yún>【成语解释】:犹“响遏行云”。见“响遏行云”条。> 1、唐.权德舆〈三妇〉诗:“大妇剌绣文,中妇缝罗裙,小妇无所作,娇歌遏行云。”> 2、明.海瑞〈乐耕堂〉诗:“棋惊宿鸟摇深竹,歌遏行云入九天。” >【参考词语】:遏断行云>【汉语拼音】:è duàn xíng yún>【成语解释】:犹“响遏行云”。见“响遏行云”条。> 1、元.王恽〈题珠帘绣序后〉诗:“芳悰苦殢同心赏,遏断行云唱鹧鸪。” >【参考词语】:声遏行云>【汉语拼音】:shēng è xíng yún>【成语解释】:犹“响遏行云”。见“响遏行云”条。> 1、元.夏伯和《青楼集.赛帘秀》:“朱帘秀之高弟,……声遏行云,乃古今绝唱。”>【响遏行云的】> 《列子》书中记载着一则故事:相传从前秦国有个爱唱歌的人薛谭,去向秦青学习歌唱技巧,可是在还没全部学会之前,他就自以为已经学成,于是向老师辞行,打算返乡。秦青也不挽留他,还在郊外大道上设酒食为薛谭送行。在饯别的酒席中,秦青打着节拍,展开歌喉,唱起慷慨悲壮的曲子,歌声高亢清越,振动了林间的树木,又直上天际,遏止了浮云的行进。薛谭听到这样的歌声,才知道原来自己所学的不过是一些皮毛,于是请求秦青原谅,仍旧继续拜师学艺,并且自此之后,再也不敢有学成归乡的念头。《列子》文中以“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形容秦青的歌声,后来“响遏行云”演变为成语,就用来形容歌声响亮高妙。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