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到底什么是汉服 什么是真正的汉服?几千年前的大辩论已揭示答案
什么是真正的汉服?几千年前的大辩论已揭示答案 穿汉服的活动已经有好多年了,以前是汉服爱好者的活动。这几年汉服热是越来越热,除了爱好者,还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普通民众加入,商家显然看到商机。随着多方力量
什么是真正的汉服?几千年前的大辩论已揭示答案

穿汉服的活动已经有好多年了,以前是汉服爱好者的活动。这几年汉服热是越来越热,除了爱好者,还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普通民众加入,商家显然看到商机。随着多方力量的加入,汉服的设计也越来越精美,越来越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越来越多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将汉服变成日常服装,穿着上街,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任何一件事情变热都会引发争议,在知常容看来有争议是一件好事情,说明这件事情受到关注。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服饰,汉族的传统服饰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汉服,这一个又成了争议的话题。 有人说以汉朝的服饰为标准,又有人说应该以唐服,也有人说以宋服,或者明服,当然也有人提出应该以孙中山先生设计的中山装系列服装为汉服。相比其他民族毫无争议的服饰,汉服有太多的争议。 也有人提出这种复古无异与社会的发展,不应该提倡到日常生活之中等等。 那什么是汉服呢?我们将时间拉回到赵武灵王十九年。 赵武灵王深感服饰对骑射的不利,他和楼缓商量说,我想用胡服,因为周边有中山国,林胡、楼烦等 危胁。如果没有骑兵很难守护疆土和击败他们,所以我想用胡服来适应骑射。 楼缓说我完全同意,您的想法太好了。 赵武灵王很开心,他就在朝堂上宣布全部赵国人采用胡服。 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除了楼缓,没有人表示同意武灵王的想法。 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如同现在你已经习惯现代的服装,如果下令所有人都只能穿西汉时期的服饰,你猜会有多少人同意,除了那些爱好者之外。 赵武灵王一看满朝人都不开口说法,就知道大家肯定都反对。虽然国君一言九鼎,但也不好逆所有人而动,所以赵武灵王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如果没有肥义这个人,「 ”胡服骑射”可能不会发生,因为赵武灵王已经放弃了。 肥义说笨的人在事情成功之后也看不出来,聪明的人在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可以预知结果。接着肥义又说了这么一句话: 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史记.三十世家·赵世家》 这句话说白了就是现在常说的一句:真理握在少数人手中。 赵武灵王觉得很有道理,因为与这些骑兵为主的国或部落相邻,不改为骑射,只靠战车和步兵很难取胜,因为机动性很差。 赵武灵王决定自己带头,通过自己的示范,带动大臣的改变,最终推动全国改服。但是事情并不会那么顺利。 俗话说上行下效,上有所好,下必行之。比如咸丰皇帝喜欢破旧衣服,结果京城有补丁的衣服比新衣服还要贵,汉灵帝喜欢坐驴车出行,市面上的驴比马还要贵。 这些都是部分习惯的改变,一个国君或者一个皇帝是很容易形成示范效应。问题是赵武灵王希望改变全部习惯,这个压力就大了。 他也知道压力大了,希望大臣支持他。他就找到最反对这件事情,但在大臣中威望很高的叔父公子成支持他。 一开始公子成给他来了这么一句话。 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能之所试也——《史记.三十世家·赵世家》 服饰是重要的文化凝聚,我们这么先进,还要向蛮夷学习,这种自降身份的事情做不得,公子成用称病不上朝来对抗。最后赵武灵王到了他家中说服了他。 再往后还有大臣来劝。赵武灵王的答复到今天都有参考意义。 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史记.三十世家·赵世家》 衣服法令之类要根据时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衣服最早的功用是什么呢?就是为了保暖和保护身体的。 《白虎通》曰:衣者,隐也,裳者,障也,所以隐形自鄣蔽也。——《太平御览服章部·卷六》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服饰也发生过很多变化。 赵武灵王是为了强大赵国,训练骑兵,才采用胡服。 刘邦还在当亭长的时候,就很喜欢戴一种冠,以竹皮为冠。刘邦后来称帝之后,这种冠就成了一种标准,被命名为「 ”刘氏冠”,高七寸,广三寸,促漆纚为之,制如板,以竹为里。必须要公乘以上才有资格戴。 因为刘邦个人的爱好,随着刘邦的权势变化,西汉的冠因此发生了变化。一个人可以引发服饰变革。 这样的例子还有「 ”樊哙冠”,广九寸,高七寸,前后出各四寸,制似冕,这是樊哙在鸿门宴上闯宴救刘邦时候戴的。 古代的衣服还分等级,衣服的颜色,用料等等都有限制。比如你是商人,在西汉初年,你只能穿两种颜色的衣服,公主和贵人可以穿十二种颜色的衣服,工资六百石以上的穿九色的衣服。 衣服同样会在不同文化的冲击下发生改变,顺治九年颁行了《服色肩舆条例》,改变当时中原的服装,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了整个中国,二十世纪初,汉人的传统服装与旗人的服饰加上当时的文明新装以及西式裙装进行结合,产生了「 ”旗袍”。这种服饰深受一些旗袍爱好者的喜欢,生活中也经常可以看到。 所以赵武灵王的这一句: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说的太好了,衣服就是各便其用的。 汉服热有一个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可以唤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中华文化,关注中国历史。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华夏伟大的历史和先人创造的文明,感受中华五千年之伟大,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汉服热的确是一个很好的的引子。 对于汉服热,知常容的观点是乐观其成。至于什么是真正的汉服,我已经表明了我的观点。我觉得作为炎黄子孙的后代,当年黄帝击败炎帝,选择的不是消灭炎帝而是融合,这就为华夏最初文化基因中注入最重要的因子:开放,包容,融合。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第66章》 作为后世子孙怎么能弃其神执其形而争论不休呢?
很赞哦! (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