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画什么耳什么成语 成語: 一籌不畫是什么意思?
成語: 一籌不畫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2645成語: 一籌不畫注音: | ㄔㄡˊ ㄅㄨˋ ㄏㄨㄚˋ漢語拼音: yī chóu ù huà參考詞語: 一籌莫展釋義: 義參「一籌莫展」。見「一籌
成語: 一籌不畫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2645成語: 一籌不畫注音: | ㄔㄡˊ ㄅㄨˋ ㄏㄨㄚˋ漢語拼音: yī chóu bù huà參考詞語: 一籌莫展釋義: 義參「一籌莫展」。見「一籌莫展」條。Emoji符號: 1️⃣️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一籌不畫”對應Emoji表情符號“1️⃣️”,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1️⃣️、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1️⃣️"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一籌莫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籌莫展」原作「一籌不吐」。蔡幼學是宋朝瑞安人,孝宗乾道年間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寧宗即位時,下詔徵求直言,蔡幼學即上奏,提到為君之道有三:事親、任賢、寬民,其中任賢是很重要的,他說到「前些年,君子被小人暗中陷害而遭到排擠,因此造成本可以有作為的大臣深怕做太多,反而被認為是製造事端,而不敢有所動作。與皇上親近的臣子本應效忠,但卻因忠言直諫違逆皇上,而遭到遺棄。情勢演變到最後,皇上於是變得毫無作為,朝廷之中縱使有許多王公大臣,卻也不見有人提供一點計策」。後來「一籌莫展」這句成語,就從《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文中的「一籌不吐」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毫無辦法。典源: 此處所列為「一籌莫展」之典源,提供參考。《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陛下欲盡為君之道,其要有三:事親、任賢、寬民,而其本莫先於講學。比年小人謀傾君子,為安靖和平之說以排之。故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當效忠而以忤1>旨擯棄2>,其極至於九重3>深拱4>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自非聖學日新,求賢如不及,何以作天下之才! 〔注解〕 (1)忤:違逆、不順從。 (2)擯棄:遺棄。擯,音ㄅ|ㄣˋ。 (3)九重:指帝王。 (4)深拱:無為而治。書證: 01.宋.吳泳〈張范授武翼郎制〉:「言之則利析秋毫,行之則一籌不畫,寧不誤我王事哉?」 02.宋.劉克莊〈趙倅與灝條具軫腹事宜狀〉:「奈何玩習苟且,憂其急而妄動,幸其緩而自寬,急則匆匆……緩則一籌不畫,自始至終墮虜狡謀,至今以疆場之憂上勤宵旰,執事者失策甚矣!」 成語接龍“畫”字開頭的成語
畫蛇添足畫龍點睛畫餅充飢畫餅充饑畫蛇著足“一”字結尾的成語
參差不一良莠不一“一”字開頭的成語

一毛不拔一丘之貉一敗塗地一暴十寒一鼓作氣一鳴驚人一竅不通一日千里一諾千金一言九鼎一視同仁一籌莫展一網打盡一絲不苟一揮而就一意孤行一見如故一塵不染一知半解一落千丈
“畫”字結尾的成語
一籌不畫 參考鏈接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一籌不畫”分成的單字詳解:
一, 籌, 不, 畫。
很赞哦! (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