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五味有哪些 【摄僧作法界五位】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火烧 2021-04-23 12:33:37 1046
【摄僧作法界五位】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亦名:作法界五位、作法摄僧界五位, 子题:受戒小界、自恣僧界、 说戒小界、三小界、戒场、大界、难事,行事钞‧通辨羯磨篇:「二者作法摄僧界者,亦通〔僧别〕二人,法

【摄僧作法界五位】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五味有哪些 【摄僧作法界五位】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亦名:作法界五位、作法摄僧界五位, 子题:受戒小界、自恣僧界、 说戒小界、三小界、戒场、大界、难事,行事钞‧通辨羯磨篇:「二者作法摄僧界者,亦通〔僧别〕二人,法通〔众法、对首、心念〕三种。就法界中,分为五位:(一、三小界)一﹑难事受戒小界;二﹑因难事自恣〔小界〕;三﹑数人说戒〔小界〕。此三小界,因难曲开。但作一法。后必闲豫,不开作之。故文中结已即解,非久住法也。(二、戒场)四﹑者戒场。本为数集恼僧,故开结之。唯除说戒、自恣、乞钵舍忏、亡人衣法、受日、解界、结衣界并解、结净地、受功德衣等。(三、大界)五﹑者大界。就中并有通塞,随相可知。」资持记释云:「作法界中,二人总前七位。三法统收八品。别明中,上对自然,总明众别,人法俱通。此就法界,唯论众法通塞之相。三小为二,初列三相。数人说戒者,亦彰难事不容多故。言难事者,不同意人欲诃法也。此下,明通塞。各专一法,当分名通,余法则塞。受戒小界,始终四法,说恣各一。亦有通者,疏云,非无举罪,即有白忏;若望下二,一向名塞。闲豫谓难静无缘。文令即解,明知不通。戒场,准疏古解除十五法。乞钵舍忏,含四;净地,兼解;德衣,略舍;故言等也。又疏前文形法二同,不通场上。又德衣有差人,亡物有赏劳,共除十九。除者是塞,余则名通。说恣亡衣,此三有难微通场上。所以除者,说戒普集,制本大界;自恣受日德衣,须安居处;乞钵亡衣,物归僧库;解界须本结处;衣食必依僧住;形法令界通知。大界中,戒堂三小戒场等结解,大界不行故塞;余则皆通,故云并有等。」(事钞记卷五‧四一‧五)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