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军功地主 殷商古国——墙国,或以军功起家,逐鹿在墙

火烧 2023-03-31 14:21:45 1048
殷商古国——墙国,或以军功起家,逐鹿在墙 商代有一支以军事著称的名门望族,卜辞中被称为「 ”墙”。商代墙国臣服于商,与王室关系亲密,其军事实力雄厚,能参与大规模战役,是商王征服敌对异族的重要骨干。更为
军功地主 殷商古国——墙国,或以军功起家,逐鹿在墙

殷商古国——墙国,或以军功起家,逐鹿在墙  

商代有一支以军事著称的名门望族,卜辞中被称为「 ”墙”。商代墙国臣服于商,与王室关系亲密,其军事实力雄厚,能参与大规模战役,是商王征服敌对异族的重要骨干。更为难得的是,墙族对商王朝忠心耿耿。卜辞中有「 ”任墙”的记载,据说卜辞中有商王将「 ”任墙”与「 ”商汤”一并祭祀的场景,由此可知,这位任墙或曾助商汤奠定天下,建有万世功勋。由此推测,墙国或以军功起家,商初立国。从商汤开始,墙地就有一支商王专门的军队,替王室镇守边疆。虽然墙国的确切位置不明,相关出土情况目前也尚未发现,但可以肯定,墙国不在商王畿内。著名「 ”小臣墙刻辞”中有「 ”小臣墙征危方”的记录,危方在今山东境内,那么墙国或也位于商王畿的东部。卜辞「 ”小臣墙有来告。”这是小臣墙发到商王畿的一份敌情军报,说明小臣墙监控到边疆有敌情蠢蠢欲动。 「 ”墙”的甲骨文从由「 ”爿”和两个「 ”禾”加「 ”啬”组成,通「 ”墙”。啬有「 ”收获、收藏”的意思,《仪礼》里面有「 ”啬黍”一说,即为收获的黍稷。「 ”爿(pán)”是作围墙用的版筑,「 ”墙”的造字本义应该来自远古时期这种可以储藏粮食的仓库,两个「 ”禾”表示粮食种类及数量的繁多,储藏粮食以备来年。故《说文解字》:「 ”墙,垣蔽也。”早期墙地部族当是个富庶之地,农业发达,族人富余,粮仓遍地。 墙的甲骨文 墙国不但作为商王的军事力量,还是商王的狩猎场,卜辞中涉及到墙国的大多与「 ”王逐鹿”有关,商王无数次的去墙地「 ”逐鹿”。比如卜辞:「 ”王其逐鹿于墙,勿逐鹿于墙?”这是贞问能否去墙地逐鹿。「 ”贞:呼逐在墙。鹿获。”商王去往墙地逐鹿,并捕获了鹿。「 ”贞:翌庚申王令获鹿于墙。”商王下令在墙地进行逐鹿。我们都知道「 ”逐鹿中原”这个成语,逐鹿本身就含有权力和军事角逐的意义,是一个国家军事和实力与否的象征。商王爱去墙地逐鹿或令将士们逐鹿,一方面说明墙地多鹿,卜辞中反复强调「 ”墙有鹿”;另一方面说明墙地有商王专门的军事基地,名为逐鹿,实为军事演习。比如卜辞:「 ”呼多马逐鹿。获。”这是商王令多人进行逐鹿,将士们逐鹿一般会骑着马,故叫「 ”多马”,这是将士们军事技能的比拼,也是商王对将士们野外作战应对能力的考验。 墙国的这支军队由小臣墙统领,小臣墙当为墙国国君,又是作为商王的爱将。每当商朝遇到危胁,商王便会派这支骁勇善战的墙家军前来解围。卜辞中有「 ”勿爯墙”的记载,爯(chēng)有「 ”并举”的意思,这是商王对要不要纠集墙家军(参与征伐)的贞问。卜辞:「 ”惠小臣墙令呼比,王受佑?”小臣,商代官职,有畿内文职和外服戎边的区分,这里的小臣墙当为后者。这是商王呼小臣墙一起比肩征战的卜辞,贞问能否得到上天庇佑。虽然此次攻伐的对象卜辞中没有言明,但可以看出王室一旦遭遇变故,商王即会想到小臣墙辅助。这个小臣墙在卜辞中多有出场,其英勇善战,是个杰出的军事奇才。 小臣墙刻辞 著名甲骨刻辞「 ”小臣墙刻辞”用多达近百字的内容全面记录了小臣墙的英勇事迹及出色的军事才能。因该甲骨文不是占卜形式,而是记事,故称「 ”刻辞”,它被刻录在一块较大的牛肩胛骨上。其中记载「 ”□小臣墙比伐,擒危髦,□廿,人四,馘(guó)千五百七十,□百□丙(辆),车二丙(辆),橹百八十三,函五十……”大意为商王令小臣墙比肩作战,擒获危方首领髦,还有敌方将士二十人,斩获首级一千五百七十个,外加掳获的车辆、马匹、盾牌、箭矢等兵器,内容丰富,数量较多。该刻辞中还记载了商王用这些战利品祭祀先祖及小臣墙受到隆重嘉奖等事迹。墙国是商王心腹,商末周初社会大板荡时期,墙国必定有过一番作为,但周族人心凝聚,实力过强,墙国最终随着商朝的覆灭也随之烟消云散。商以后,有关墙族的记载全无,或被灭族,或遭分散迁徙,或被其它族氏同化?个中去向只能寄望于未来考古挖掘了。 文/堰风 殷商古国——攸国,东夷之战的根据地,最具神秘色彩的方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