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如愿所偿是不是成语 成語: 如願以償是什么意思?
成語: 如願以償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編號: 822成語: 如願以償注音: ㄖㄨˊ ㄩㄢˋ |ˇ ㄔㄤˊ漢語拼音: rú yuà yǐ chá g反義: 天違人願, 事與願
成語: 如願以償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編號: 822成語: 如願以償注音: ㄖㄨˊ ㄩㄢˋ |ˇ ㄔㄤˊ漢語拼音: rú yuàn yǐ cháng反義: 天違人願, 事與願違近義:得償所願, 稱心如意釋義:償,實現。「如願以償」指心願得以實現。※語或本唐.韓愈〈新修滕王閣記〉。Emoji符號: 以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如願以償”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如願以償」是指心願得以實現。在比較早的文獻中,如唐代韓愈〈新修滕王閣記〉說到:自己早想親自前去滕王閣觀賞,但是幾次機會都擦身而過。滕王閣位於今江西省新建縣城西章江門上的一座閣樓,為唐高祖子滕王元嬰當洪州刺史時所建,落成之日,適被封為滕王,因以名閣。在韓愈心目中,那是江南第一美景,所以韓愈文章一開頭就說:「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冬,韓愈擔任袁州刺史。袁州為南昌屬邑,本來想這下子應該有機會「寄目償所願」。哪裡知道,為人屬下,事情一忙,機會仍然錯失。這裡的「寄目償所願」就含有「如願以償」的意思。後來「如願以償」這句成語可能就是由此演變而出,指心願得以實現。當然,更明確的用法,出現在清朝曾國藩〈署安徽司稟陳管見數端伏候裁擇由〉文:「惟軍情瞬息千變,不知將來能如願以償否耳?」也見於《官場現形記.第四六回》提到有個人叫巴祥甫,送了重禮給童子良,童子良因此向撫臺大人說好話,「後來巴祥甫竟其如願以償,補授臨清州缺」,也就是當上了官。如果採取較寬的標準,當然韓愈的文章可以說是這句成語的典源,否則就可能到了清代才出現了。典源: ※唐.韓愈〈新修滕王閣記〉(據《全唐文.卷五五七.韓愈》引)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及得三王所為序賦記等,壯其文辭,益欲往一觀而讀之,以忘吾憂。繫官於朝,願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陽,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過南昌而觀所謂滕王閣者。其冬,以天子進大號,加恩區內,移刺袁州。袁於南昌為屬邑,私喜幸自語,以為當得躬詣1>大府,受約束於下執事2>,及其無事且還,倘得一至其處,竊寄目償所願焉。〔注解〕(1)躬詣:親自到那裡。詣,音|ˋ,至。(2)執事:供使喚差遣的人。書證:01.清.曾國藩《曾文正公批牘.卷三.署安徽司稟陳管見數端伏候裁擇由》:「惟軍情瞬息千變,不知將來能如願以償否耳?」02.清.王韜《淞濱瑣話.卷三.劉淑芬》:「有偽為困苦狀,以乞憐者,並不加察,率如願以償之。」03.《官場現形記.第四六回》:「後來巴祥甫竟其如願以償,補授臨清州缺。」04.清.李伯元《南亭筆記.卷一○》:「某太守未知其作何語也,率然應曰:『恭喜大人,一定如願以償。』」05.《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一回》:「況且他家裡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願以償之後,賊人心虛,怕人議論,豈有不盡力推在醫生身上之理?」用法説明:【語義說明】心願得以實現。【使用類別】用在「願望實現」的表述上。【例 句】<01>他一直嚮往大學生活,如今總算如願以償。<02>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夢想終會有如願以償的一天。<03>經過多年努力,如今他終於如願以償,加入國家集團。<04>他想要前往法國一遊,可惜旅費不足而未能如願以償。<05>十年的辛勤努力,總算讓他如願以償地當上單位主管。<06>藉著朋友們的幫助,他終於可以如願以償地開個人畫展。<07>只要堅持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如願以償的考取公費留學。<08>他想成為演奏家的夢想頻頻受挫,不知何時才能如願以償?<09>小弟經過一年的重考衝刺,今年終於如願以償地考上第一志願。<10>得到最佳演技獎,對於他一直想要成為名演員的夢想,可說是如願以償。辨識: 請參考『辨識822.html』 成語接龍“如”字開頭的成語
如火如荼如魚得水如數家珍如膠似漆如雷貫耳如釋重負如喪考妣如願以償如出一轍如虎添翼如風過耳如之奈何如虎生翼如虎傅翼如芒刺背如豆之目如雷在耳如魚在釜如循一軌如釋負擔“償”字結尾的成語
如願以償 參考鏈接參考《國語辭典》中的成語:如願以償。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如願以償。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如願以償”分成的單字詳解:
如, 願, 以, 償。

很赞哦!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