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诸葛亮的一生总结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败笔,信错一人,用错一计,看错一将

火烧 2022-12-03 05:22:49 1046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败笔,信错一人,用错一计,看错一将 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三国乱世人才辈出,诸葛亮更是神话般的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败笔,信错一人,用错一计,看错一将  

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三国乱世人才辈出,诸葛亮更是神话般的人物,军事方面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大小战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外交方面舌战群儒,一人大战东吴所有军师谋士,辩得他们哑口无言,除了这些,诸葛亮还是伟大发明家,诸葛连弩,木流牛马都为其得意之作,即使到了现在也让人叹为观止。怪不得水镜先生会说,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诸葛亮

隐居山林时期,诸葛亮就开始分析天下大局对各国建立战略方针,三国鼎立的战略蓝图更是让刘备势力从小小的新野太守晋升到了汉中王,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要知道在实现《隆中对》格局之前,刘备军的实力非常弱小,一直依附在刘表的旗下守护着新野城。如何一步步从新野小城扩张到巴蜀汉中,其中诸葛亮的计策战略更功不可没。

隆中对

博望坡之战

刘表趁曹操北上讨伐袁尚的契机命令刘备出击偷袭许昌,而当时刘备的兵力区区可数,许昌又是曹操的根据地实力差距可想而知,但是刘备作为刘表的手下,所以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好在这次有诸葛亮的帮助,虽然博望坡之战是诸葛亮第一次参加的正经战役,但是诸葛亮依旧能够大显神威,火烧博望坡将曹军十万将士打的抱头鼠窜,甚至差点生擒夏侯惇。经过这次大战后,曹操对江南地区开始忌惮。

《三国志·魏志·李典传》: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

火烧新野

由于博望坡夏侯惇的大败,曹操气不打一处来,便亲自率大军南下。诸葛亮见这阵势不慌不躁,献计刘备以退为进方能化解危机。刘备听后连连大赞当即放弃新野退守樊城。而魏国大将曹仁抵达新野时不见刘备军的踪影便在城中驻军,不料诸葛亮围城放火,曹军大乱。曹仁,曹洪拼死杀出城外后又在白河又被埋伏在上游的关羽放水,大水淹死士兵无数。这一火攻,一水淹的连环计策打得曹操手足无措,也为后来刘备撤离争取了许多时间。

火烧新野

一次次的大胜也为刘备势力大大提升了名望,赤壁之战曹操南下,东吴也因此找来了刘备军的帮助,本想调侃刘备加固东吴作为联军的主导地位,却不曾想被诸葛亮舌战群儒化解。战后曹操大败,三国鼎立之势也开始崭露头角。

诸葛亮的一生总结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败笔,信错一人,用错一计,看错一将

舌战群儒

巧借荆州

战败后曹操退守以便调养生息,命曹仁守荆州,张辽守合肥。东吴则乘胜追击兵分两路,进攻两地,就在两军交战之时,诸葛亮使坏偷袭了荆州襄阳之地,等到东吴反应过来时,诸葛亮又借口先借为占据之地日后再还。刘备也因此有了自己的根据地,三国鼎立之势形成大半。

接下来就是智取巴蜀和平定汉中,虽然都不是诸葛亮全权指挥,但是诸葛亮也功劳不小,最后在刘备势力成功夺取西蜀和汉中领地后,三国鼎立也就此形成,诸葛亮的《隆中对》格局,也终于实现。

诸葛亮

以上这些足以见识诸葛亮天人般的才能,长远的战略大局,缜密的战略部署,称其为三国第一军事家都不过分,然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诸葛亮的一生也有错误,尤其这三个错误,直接影响了蜀汉的命运。

用错计, 《隆中对》虽然高明,三国鼎立的战略思想也是当时最棒的军事计策,但是三国鼎立的后续计策就有点不明智了。很多人都只知道《隆中对》中三国鼎立的战略,却不知道三国鼎立之后兵分两路北伐的曹魏的后续。要知道当时虽然魏蜀吴三国瓜分天下,但是还是存在着军事实力和资源上的差距,《隆中对》的计策却是让蜀军兵分两路,一路从荆州出发,一路从汉中出发进攻魏国,不论魏国的人口还是魏国的兵力都大大碾压的蜀国,兵力一分为二更是以卵击石,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后来六出祁山都无成果的原因了。信错人,马谡 马谡这人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虽然饱读诗书,熟识军法,但是也就只会纸上谈兵。刘备生前也曾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然而诸葛亮却认为自己遇到了知音,每天晚上都和马谡彻夜长谈天下大事,第一次北伐曹魏的时候,更是重用马谡,封其为先锋,结果众所周知,马谡不听指挥,擅自行动最终失了街亭,蜀军也因此丢失了北伐的根据地,不得不退兵而还。看错人,姜维 姜维是诸葛亮北伐曹魏时招揽的降将,见他才气过人,便收他为徒,一起探讨军事略,更是在五丈原病逝之后,将自己的大任托付给了姜维。别看姜维实力不错,军事思维也特别灵敏,但是缺少了战略大局观。诸葛亮死后,蜀军人才匮乏,再加上西蜀地区属于天险之地,人口以及物质资源都落于他国,内政方面刘禅昏庸无能,又有宦官作乱,而姜维丝毫不顾大局,执意进攻伐魏,被邓艾打的节节败退,一次都没战胜过邓艾大军。内忧外患,司马昭率钟会和邓艾进攻伐蜀,军国上下军心涣散,最终姜维被钟会拖在了剑阁,而邓艾偷渡阴平直逼成都,刘禅为苟全性命也只能选择投降,蜀国也就此灭亡。

姜维

诸葛亮的一生尤为传奇,功绩无数,文韬武略,号令千军玩万马,打下蜀国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也有犯错的地方,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们认为诸葛亮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呢?

刘备(92)东吴(26)新野(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