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殇皇帝 殇帝刘隆,刘隆为什么叫汉殇帝

火烧 2022-12-16 16:09:56 1093
殇帝刘隆,刘隆为什么叫汉殇帝 刘隆为什么叫汉殇帝 延平元年八月辛亥日(106年9月21日),在太后邓绥发号施令之际,仅做了220天皇帝的刘隆悄然离世,年仅一岁 ,因夭折而亡,故谥号“孝殇皇帝”。 东汉

殇帝刘隆,刘隆为什么叫汉殇帝  

刘隆为什么叫汉殇帝

延平元年八月辛亥日(106年9月21日),在太后邓绥发号施令之际,仅做了220天皇帝的刘隆悄然离世,年仅一岁 ,因夭折而亡,故谥号“孝殇皇帝”。

东汉殇帝是怎么死的?

刘隆——东汉第五位皇帝

  汉殇帝刘隆,字盛,生于元兴元年(105年),是汉和帝刘肇的小儿子。刘隆的父亲汉和帝刘肇在世的时候,生了许多皇子,大都夭折。汉和帝以为宦官、外戚在谋害他的儿子,便将剩余的皇子留在民间抚养。   元兴元年(105年)十二月辛未日,汉和帝在章德前殿去世,此时刘隆刚出生100余日。按照传统,继承皇位的应是汉和帝的长子刘胜,但刘胜自幼生有怪病,多年不愈,邓皇后认为他不适合做皇帝。于是立刘隆为皇帝,是为汉殇帝,改年号为延平,封其兄刘胜被封为平原王,邓皇后也升称邓太后,由邓太后临朝听政。   延平元年八月辛亥日(106年9月21日),在邓太后发号施令之际,仅做了8个月皇帝的刘隆悄然离世,年仅两岁,因夭折而亡,故谥“孝殇皇帝”,死后葬于康陵。汉殇帝是中国帝王中即位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他被史家称为“八月皇帝”或“百日皇帝”。   汉殇帝即位后,由邓太后临朝听政。邓太后首先针对东汉的一些弊端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其一,对淫祀。其二,邓太后认为治理国家应以教化为本,刑罚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延平元年五月,即下诏大赦天下,犯法禁锢者一律释放为平民,以“柔道”制天下。其三,东汉自开国至殇帝80多年的时间内,宫女入宫不绝如缕,以至宫女如云,造成了“内有怨女,外有旷夫”的局面,并且加重了汉廷的财政开支。邓太后自幼入宫,对此甚为了解,延平元年六月,一次诏免后庭宫人及羸弱老病即达五六百人。   但邓太后毕竟是外戚势力的总代表,在积极治国的同时,仍念念不忘巩固加强自己的统治。延平元年四月,她将哥哥邓骘由虎贲中郎将提升为车骑将军,控制了拥有决策权的内朝机构。   汉殇帝在位的延平元年(106年)四月,鲜卑人中的辽东鲜卑突然再次攻打渔阳郡(今北京密云西南),大抢一通后满载而归。   渔阳太守张显接到报告后大怒,叫上几百个弟兄,出塞追击撤退的鲜卑人。鲜卑人渐渐把汉军引入危险地带,严授劝张显不要再急于追击,以免中鲜卑人的埋伏。严授建议先安下营寨,派出轻骑兵去打探一下再追也不迟。严授的主意很稳妥,但张显不听,反而认为严授胆小,气得几乎当场就要斩杀严授。最后张显虽然没有阵前斩将,但终究不听严授的建议,下令急速追击,结果真的中了鲜卑人的伏击,张显中箭阵亡,手下士卒四散逃跑。只有那被张显称为“胆小鬼”的严授,不仅没有逃跑,反而杀死多名敌人,自己身负十余处伤,最后战死。   邓绥接到渔阳战役的消息后非常感慨,亲自为烈士写文章予以褒奖,又赏赐烈士家属很多钱财,还提拔他们的子弟做官。从此以后,鲜卑人在历史舞台上登场的次数日益增多,逐渐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

刘隆皇帝

汉殇帝刘隆(105年—106年9月21日),汉和帝刘肇少子,养于民间,东汉第五位皇帝,登基时离出生刚满百天,是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不久夭折,谥号孝殇皇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汉殇帝刘隆,字盛[1] ,生于元兴元年(105年),是汉和帝刘肇的小儿子。[2] 刘隆的父亲汉和帝刘肇在世的时候,生了许多皇子,但大都夭折。汉和帝以为宦官、外戚在谋害他的儿子,便将剩余的皇子留在民间抚养。[3] 登基 元兴元年十二月(106年1月)辛未日,汉和帝在章德前殿去世[4] ,此时刘隆刚出生100余日。按照传统,继承皇位的应是汉和帝的长子刘胜,但刘胜自幼生有怪病,多年不愈,汉和帝皇后邓绥认为他不适合做皇帝。于是立刘隆为皇帝,是为汉殇帝,改年号为延平,封其兄刘胜为平原王[5] ,邓绥进升为太后,并由邓绥临朝听政。[6] 去世 延平元年八月辛亥日(106年9月21日),在太后邓绥发号施令之际,仅当上220天皇帝的刘隆悄然离世,年仅一岁[7] ,因夭折而亡,故上谥号为“孝殇皇帝”,死后葬于康陵。汉殇帝是中国帝王中即位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他被史家称为“八月皇帝”或“百日皇帝”。 为政举措 政治 汉殇帝即位后,由邓太后临朝听政。邓太后首先针对东汉的一些弊端采取有力的措施。其一,反对淫祀。其二,邓太后认为治理国家应以教化为本,刑罚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延平元年五月,即下诏大赦天下,犯法禁锢者一律释放为平民,以“柔道”制天下。其三,东汉自开国至殇帝80多年的时间内,宫女入宫不绝如缕,以至宫女如云,造成“内有怨女,外有旷夫”的局面,并且加重汉廷的财政开支。邓太后自幼入宫,对此甚为了解,延平元年六月,一次诏免后庭宫人及羸弱老病即达五六百人。 但邓太后毕竟是外戚势力的总代表,在积极治国的同时,仍念念不忘巩固加强自己的统治。延平元年四月,她将哥哥邓骘由虎贲中郎将提升为车骑将军,控制拥有决策权的内朝机构。 军事 延平元年(106年)四月,鲜卑人中的辽东鲜卑突然再次攻打渔阳郡(今北京密云西南)[8] ,大抢一通后满载而归。 渔阳太守张显接到报告后大怒,叫上几百个弟兄,出塞追击撤退的鲜卑人。鲜卑人渐渐把汉军引入危险地带,严授劝张显不要再急于追击,以免中鲜卑人的埋伏。严授建议先安下营寨,派出轻骑兵去打探一下再追也不迟。严授的主意很稳妥,但张显不听,反而认为严授胆小,气得几乎当场就要斩杀严授。最后张显虽然没有阵前斩将,但终究不听严授的建议,下令急速追击,结果真的中了鲜卑人的伏击,张显中箭阵亡,手下士卒四散逃跑。只有那被张显称为“胆小鬼”的严授,不仅没有逃跑,反而杀死多名敌人,自己身负十余处伤,最后战死。 邓绥接到渔阳战役的消息后非常感慨,亲自为烈士写文章予以褒奖,又赏赐烈士家属很多钱财,还提拔他们的子弟做官。 从此以后,鲜卑人在历史舞台上登场的次数日益增多,逐渐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9-10] 经济 邓太后除对一些弊端进行调整、革除外,还十分注意节俭与劝农。延平元年六月,诏令减损膳馐、帷帐、珍玩等耗物费工之物。此后,还下令郡国贡奉仅为原额的一半,御府、尚方、织室所负责的锦绣、冰纨、绮罗、金银、珠宝、玳瑁、雕镂等玩弄之物,一律不再继续造作,从而减省巨大的财政开支。 家族成员 父母 父亲:汉和帝刘肇 [2] 养母:和熹皇后邓绥(邓太后) 兄弟姐妹 哥哥:平原王刘胜 [5] 姐妹: 脩武长公主刘保[12] 共邑公主刘成[12] 临颍公主刘利,嫁即墨侯、侍中贾建。[12] 闻喜公主刘兴[12]

汉殇帝刘隆到底是怎么死的 汉殇帝墓在哪里

您好。

在汉殇帝死后,他的遗体被放在一个长方形的墓盒里,其陵墓安葬在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市的邙山之上。

刘隆下一个皇帝是谁

  汉安帝刘祜(94年-125年),东汉第六位皇帝(106年—125年在位),在位19年。他是汉章帝的孙子、当年被废太子清河王刘庆的儿子,母左小娥。

  汉殇帝刘隆(105年—106年9月21日),汉和帝刘肇少子,养于民间,东汉第五位皇帝,登基时离出生刚满百天,是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不久夭折,谥号孝殇皇帝。

汉殇帝不到一岁,为什么会让汉殇帝继位?汉和帝是他什么人?

刘隆(105年—106年9月21日),即汉殇帝。汉和帝次子

殇皇帝 殇帝刘隆,刘隆为什么叫汉殇帝
汉和帝刘肇在世的时候,生了许多皇子,大都夭折。和帝以为宦官、外戚在谋害他的儿子,便将剩余的皇子留在民间抚养。汉殇帝刘隆生于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他是和帝与邓皇后的少子。元兴二年(公元106年)一月汉和帝崩,此时刘隆刚出生100余日。按照传统,继承皇位的应是和帝的长子刘胜,但刘胜有病,多年不愈,故将刘隆迎回皇宫做皇帝,刘胜被封为平原王。邓皇后也升称邓太后,临朝听政。 详细:://baike.baidu/view/165406.#sub5800834

历史上十岁以下当皇帝的有几位?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里,十岁以下的孩子当了皇帝的有二十九个。最早的是西汉的昭帝,最后一个是中国末代皇帝的宣统。

  最小的是东汉的殇帝,生下来一百多天就当皇帝了; 两岁当皇帝的有东汉的冲帝和东晋的穆帝; 三岁的有北魏的文帝和清朝的宣统; 四岁的有清朝的光绪; 五岁的有东晋的成帝、北魏的孝明帝、南宋的恭宗; 六岁的有清朝的顺治和同治; 七岁的有后周的恭帝和元朝的宁宗; 八岁的有西汉的昭帝、东汉的质帝、三国时的吴废帝、北齐的幼主、北周的静帝、南宋的帝禺、清朝的康熙; 九岁的有西汉的平帝、东魏的孝静帝、南宋的端宗、明代的英宗; 十岁的有东汉的和帝、三国时的魏废帝、南朝的宋后废帝和宋顺帝,北宋的哲宗。

中国最惨的十个皇帝.

没有最惨,只有更惨...简单举列几个皇帝(秦始皇以前的诸侯王不计算在内):

梁武帝萧衍,这个皇帝是八十多岁活活饿死的,惨吧~~~ 宋理宗赵昀,此君活着的时候没什么,问题是死后才惨,真正的戮尸荒野,头还制作成饮酒的容器,至今还在展览...(见下图) 宋徽宗赵佶,唉~~~投降金人,金人不把他当人看,金人不但强奸这个皇帝的老妈、皇后、妃子、女儿...还饿这个皇帝,有病也不给看,最后发现死在炕头上(不知道是病死、饿死还是冻死)尸体已经冰凉了,死了之后金人还把他的尸体熬成尸油,用来点灯...有死的窝囊的皇帝,有死的搞笑的皇帝,也有死的不明不白的。 据说,史上死的最窝囊的,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这位老哥跟大多数皇帝一样,沉迷于声色,成天搂着嫔妃喝酒。一次喝醉了,跟宠妃张贵人吵架,注意,是吵架,不是皇帝训斥妃子,而是皇帝和妃子你一句我一句对骂的吵架。最后司马同学给惹急了,甩出一句赌气的话:“俺不理你了!俺那么多妃子,俺找别人去!”说完,倒头呼呼大睡了。 还在那儿清醒着的张贵人开始琢磨了,老家伙要不理我了?找别人去,那哪儿能行?!现在我这么年轻美貌,你就不理我了,那将来等我老了,还有好日子过啊?!越想越气,越想越不妙,最后,张女士一咬牙,一狠心,招来几个宫女,搬了几床大被子,三下五除二,把还在香甜睡梦中的司马同学给活活捂死了。可怜纯真的司马同学,为了小两口拌嘴得这么一句气话,丢了几辈次才修来的一条皇帝命。 据说,史上死的最离奇的,是春秋时晋国的国君晋景公。这老哥是真正掌握生杀大权的一代国君,上了年纪,多少有点老年病。晋国的一位算命先生,大概是活腻味了,跟国君说,您老啊,活不过今年吃新麦子的时候了。姬老先生一听当然不痛快了,到了当年新麦子下来的时候,把算命的招来,捧着饭碗说:你看,你说我活不到吃新麦子,我这就吃给你看!不过,你得先给我死,谁叫你算得不准!说罢叫人把算命的推出去砍了。 姬老头子端起饭碗,刚要吃,突然觉得肚子不舒服,跟左右说,不成,我得先去上趟茅房,说着放下碗出去了。左右侍从左等右等,饭都凉了,还不见国君回来,咋回事呢?私下分头去找,宫里哪儿都找不到,最后,在茅房,发现了姬老先生,原来掉进了粪坑里,已然了。后来有人赞扬说,姬老先生是第一个殉难于厕所的帝王。汗一个... 其实俺心里一直有个疑问,2000多年前的厕所,真的有那么落后吗?连一国之君都要蹲坑,难道就没有马桶吗...再汗一个 一向以文笔简洁有力著称的《左传》,仅用了一句话描写这一事件:“将食,涨,如厕,陷而卒”...狂汗不已。 秦国的君王秦武王赢荡(先汗一下,这位国君的名字有够“*荡”啊)。其实这位国君多好的前途啊,17岁即位,年轻有为,秦国也国势鼎盛,诸侯皆惧。哪儿哪儿都好,就是有点傻缺,喜欢跟人家比力气,见什么都不服不吝,尤其看不得大玩意。23岁那年外出,看见人家洛阳的大鼎,较上劲了,听说姓孟的大力士能举起来,非说自己也能举起来,结果还真举起来了,可是没抗住,掉下来砸断了大腿,搁着当时医疗条件也差点,没过两天就死在洛阳了。 前两天在中体网上看见了一篇文章,还说秦武王举鼎是有史记载的最早的举重比赛,我汗,那照这么说,赢同学就是有史记载的最早的出国参加比赛献身体育事业的举重运动员喽,看来,虽然傻缺,意义非凡啊... 另一位最傻缺奖的候选人,汉武帝的儿子,名头够响的吧,广陵王刘胥。这位刘同学也是好胚子,天生的身强体壮,勇力过人。 可是您再能耐,也不能喜欢这么变态的活动吧。刘同学不爱金银美女,就喜欢跟狗熊打架。据说他在自己的封地里有一个很大的熊苑,里谩颉蚩养着棕熊,灰熊,黑熊,马来熊,白熊...白熊?!谁知道呢。总之,刘同学成天啥也不干,就琢磨着怎么跟熊掐架,还为此请了老师。隔三差五的,进熊苑去揪出一只熊来一顿胖揍,英雄啊! 8过泥,英雄也有失手的时候,终于有一天,刘同学遇着厉害熊了,打着打着,被狗熊给挠死了... 你说堂堂汉武帝,多英明天纵啊,怎么有这么个宝贝儿子... 当然了,还有一个皇帝,他死的就有意思了,就是明朝四大疑案的"红丸案",说的是明朝光宗朱常洛,年号泰昌,在位仅29天,就是**吃多了,连驭数女,结果精流不止,最后死亡,真真正正的精尽人亡。 什么叫(18)汉殇帝(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