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怎么去莲藕孔里的泥 主考官出上联: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神童的下联非常经典

火烧 2023-01-06 15:33:50 1077
主考官出上联: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神童的下联非常经典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的基本规则简单,限制少,成为了一个能够让各类人都登上的大舞台。普通百姓,文人官员,皇帝王侯,只要拥有基

主考官出上联: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神童的下联非常经典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的基本规则简单,限制少,成为了一个能够让各类人都登上的大舞台。普通百姓,文人官员,皇帝王侯,只要拥有基本的对联常识,没有谁会受到限制。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借对联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可消遣,可切磋,也由此诞生了不少有趣的故事。

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大才子,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给会吟诗作对,常常语出惊人,往往被人们称为“神童”。比如明朝时期的李东阳,才4岁左右就去面见皇帝了;“神童”考核的时候,皇帝出了一个上联:“螃蟹浑身甲胄。”他想也没有想,对出了经典下联:“蜘蛛满腹经纶。”令皇帝另眼相看。

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也是一个“神童”。他小小年纪,就通过与主考官对对联,让主考官和众考生非常佩服。主考官出上联: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神童巧对下联,被封为秀才。

那天下着大雨,他是被他爹背着到考场的。虽然他才高,但是毕竟只是个孩子,人短腿更短。也正是因为这样,主考官看到他们父子的时候,还以为是来看热闹的呢,差点没有把他们俩轰出去。知道要考试的人是个小孩子后,主考官有点不信,就想先出个上联考一考他,上联:“炉捧胸前暖”。

神童想都没想,就说:“风吹背后凉。”这个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还指出了用手炉取暖的不足之处,对得很妙。主考官听了,只觉得不能把他当做一般小孩子来看待,于是出了一个很有难度的上联:“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为什么说这个上联又难度呢?上联前半句是实景,莲藕就是长在泥里的嘛;后半句就将莲藕比作了玉管,还将其拟人化——通地理的,大多是饱读之士。运用了修辞手法,又不让人觉得刻意,是很妙的一个上联。那么下联就不是那么好对的了。

怎么去莲藕孔里的泥 主考官出上联: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神童的下联非常经典

但是这并没有难倒我们的主人公,神童只是略想了一下与莲藕有关的事物,对道:“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前半句也是写的实景,后半句将荷花还没有绽放的花苞比作朱笔,“点”字也是拟人的手法——这个下联,对得很巧妙,选了与莲藕相关联的植物,增加了上下联之间的联系,可以说是非常经典的下联了。

不只是主考官,在场对得考生听了,都对神童佩服不已。于是主考官直接封神童为“秀才”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