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道不拾遗的意是什么意思 道不拾遗
道不拾遗 道不拾遗1.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战国策‧秦策一》:「道不拾遗,民不妄取。」2.语译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3.故事内容 春秋时代
道不拾遗
道不拾遗
1.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战国策‧秦策一》:「道不拾遗,民不妄取。」
2.语译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3.故事内容
春秋时代,鲁定公时,孔子曾在鲁国做过几任官。起初仅做了中都宰,后来升为大司寇(后掌理一国刑罚的官职)摄行鲁国宰相的职务。孔子名丘,字仲尼,在当时是被认为最有学问,最有道德的一个人。他到职不过三个月,鲁国的政治便有极大的改良;民间的风气,也有了极大的转变;路上行人,都各自谨守秩序,毫不混乱。在路途上,倘使有人掉了贵重的品物,老百姓一也都知道各自尊重自己的人格,自动地不肯拾取,不会背着他人,收为己有。这种大家严守纪律的廉洁风气,当时称为「道不拾遗」。
无相关动画可连结。
4.相似、相反词
相似词:路不拾遗 拾金不昧
相反词: 打家劫舍
5.例句
我们应教育孩子们养成「道不拾遗」的高尚品质。
很赞哦! (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