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徐庶为什么叫单福 徐庶离开刘备以后,未向曹操献上一计?诸葛亮曾有过一番叹息
徐庶离开刘备以后,未向曹操献上一计?诸葛亮曾有过一番叹息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早年的徐庶是一位任侠,原名叫做单福。因单福在家乡犯案所以才改名徐庶流落江湖。流落于江湖中的徐庶最初想效力的主公,其实是荆
徐庶离开刘备以后,未向曹操献上一计?诸葛亮曾有过一番叹息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早年的徐庶是一位任侠,原名叫做单福。因单福在家乡犯案所以才改名徐庶流落江湖。流落于江湖中的徐庶最初想效力的主公,其实是荆州牧刘表。但在徐庶见到刘表其人后,徐庶觉得刘表善恶不分,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明主。就这样徐庶选择了留书一封,不辞而别。随后的徐庶便前往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家中,与之畅谈天下大势。当时的司马徽更曾称赞道:徐庶有着王佐之才。 在刘备跃马檀溪回到新野城以后,徐庶在司马徽的指点下。于市井之中和刘备相见。放声狂歌的徐庶,不但未激怒刘备,反而被对方以礼相待。就这样徐庶选择了刘备为自己的主公。当时的曹操得知刘备驻军于新野小城,为除去后患。曹操便派出麾下将领曹仁率军攻打新野。这个时候被刘备拜为军师的徐庶,用计遣张飞赵云二将,击溃了曹仁先锋。并斩杀了曹仁麾下,吕旷和吕翔二将。再之后曹仁亲率曹魏大军来战,可惜曹军将领李典再次被赵云所杀。 随后曹仁在新野城外摆下八门金锁阵。看破阵法破绽的徐庶,便令赵云率五百兵卒以计破阵。果然赵云再次大败曹仁。面对失利心有不甘的曹仁,决定夜晚前来劫营。可惜曹仁的计谋,再度被徐庶识破,刘备麾下大军再度杀得曹仁大败而归。再之后在徐庶的谋划下,刘备又巧夺樊城。 魏军强势却不敌势弱的刘备。曹操在探听后才得知刘备正是仰仗徐庶之计,才战胜了魏军。当时的曹操,在程昱的建议下,先将徐庶的母亲掳至许昌。随后再由程昱模仿徐庶母亲的笔记,给徐庶送去了一封书信。徐庶在见到母亲的亲笔信后,因孝道便向刘备辞行。临走之际的徐庶向刘备推荐了,隐居南阳的卧龙诸葛亮。只身来到许昌的徐庶,在见到老母以后,才知道自己被骗。徐母在痛斥徐庶以后,选择了自尽而死。于是心中内疚的徐庶便发下,终身不为曹操献上一计一策的誓言。 在真实的历史中,徐庶确实没有给曹操献上过一计一策。但他却向曹操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更是在未来,为魏国埋下了灭亡的祸根,此人就是司马懿。公元223年,身处魏国多年的徐庶被曹操封为右中郎将兼御史中丞。 公元228年,诸葛亮率蜀军北伐。当孔明在听到好友徐庶和石韬{典农校尉},在魏国官职并不高时。孔明曾叹息道:难道是魏国谋士太多,连徐庶和石韬如此有才干的人,都不能得到重用吗? 孔明在惋惜着好友徐庶,满腹才华却得不到重用。确实当时曹操的麾下:有着荀彧,许攸,贾诩,戏志才等大批谋士,真可谓是谋士如雨。徐庶在降曹以后,出于对刘备的忠诚,和母亲自尽与曹操有关的原因。他选择了终身不向曹操献上一计。在徐庶长期,自愿降低存在感的同时。他也就鲜少有机会,接触曹魏高层了。虽然在后人眼里,徐庶是一名满腹才华的谋士。但在小编眼里,徐庶性格一直未变,他依然是那个追寻忠义的任侠单福。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三国志》}{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侵权删除}撰稿者:月光下的怀草诗
很赞哦! (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