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最难理解的十大成语典故 问道于盲

火烧 2022-04-20 05:11:55 1033
问道于盲 【成语名字】问道于盲 gt 【汉语拼音】wè dào yú má g gt 【成语解释】 gt 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无知的人求教。语本唐.韩愈〈答陈生书〉。 gt 【成语典故】 gt 唐.韩愈

问道于盲  

最难理解的十大成语典故 问道于盲
【成语名字】问道于盲>【汉语拼音】wèn dào yú máng>【成语解释】> 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无知的人求教。语本唐.韩愈〈答陈生书〉。>【成语典故】> 唐.韩愈〈答陈生书〉(据《全唐文.卷五五二.韩愈》引)> 愈白:陈生足下:今之负名誉享显荣者,在上位几人?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虽其请之勤勤,教之云云,未有见其得者也。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观足下之书及十四篇之诗,亦云有志于是矣,而其所问则名,所慕则科,故愈疑于其对焉。虽然,厚意不可虚辱,聊为足下诵其所闻。>【成语注解】> (1) 足下:古代下对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 (2) 速化:急于求成。> (3) 愈:韩愈(公元768~824),字退之,唐河阳人。通六经百家之学,崇儒辟佛老,文章自成一家,为后世治古文者所取法。官至吏部侍郎。祖先世居昌黎,因此自称为昌黎韩愈。卒谥文,宋代元丰年间追封为昌黎伯,世称为“韩昌黎”。门人编次其诗文为《昌黎先生集》。> (4) 求道:问路。> (5) 勤勤:情意恳切、周到。> (6) 云云:通“芸芸”,众多。>【成语出处】> 1、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是以二十年间,纷纷献策以劳圣虑,而卒无一成,虽成亦不足恃者,不知所以用淮东之势者也,而书生便以为长淮不易守者,是亦问道于盲之类耳。”> 2、清.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问道于盲。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 3、《儒林外史.第八回》:“至于处处利薮也绝不耐烦去搜剔他;或者有,也不可知!但只问着晚生,便是『问道于盲。』了”> 4、《镜花缘.第二二回》:“学生跟着读道:『切吾切,以反人之切。』唐敖忖道:『难道他们讲究反切么?』林之洋道:『你们听听:只怕又是“问道于盲”来了。』”>【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向无知的人求教。> 使用类别    用在“问错对象”的表述上。>【问道于盲造句】    > 1、我看他对艺术是完全外行,你就别再问道于盲了。> 2、她对宝石一点都不懂,找她鉴赏钻石,简直是问道于盲。> 3、你拿哲学问题来问我,简直是问道于盲,还是问问别人吧!> 4、他又不学宗教史,你向他问这座古寺的历史,那真是问道于盲了。> 5、她对计算机一窍不通,你要问她计算机程序的问题,岂不是问道于盲?> 辨识>【近义词】:借听于聋> 辨似:> 形音辨误    盲,盲人。不可写作“肓”。>【参考词语】:求道于盲>【汉语拼音】:qiú dào yú máng>【成语解释】:犹“问道于盲”。见“问道于盲”条。> 1、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虽其请之勤勤,教之云云,未有见其得者也。”(源)>【问道于盲的】> “问道于盲”【成语典故】作“求道于盲”。唐朝韩愈〈答陈生书〉谈及陈生向他求教,他说如果陈生急于求成,就应该去找那些有名有地位的大人物,来找他,就有如向瞎子问路一样,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求道于盲”是韩愈自谦的话,以盲比喻自己无知。后来“问道于盲”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向无知的人求教。出现“问道于盲”的【成语出处】如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是以二十年间,纷纷献策以劳圣虑,而卒无一成,虽成亦不足恃者,不知所以用淮东之势者也,而书生便以为长淮不易守者,是亦问道于盲之类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