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周穆王寻找西王母 悲心更微《列子·周穆王》一則隨筆
悲心更微《列子·周穆王》一則隨筆 原文《列子·周穆王》中一則燕人生於燕,長於楚,及老而還本國。過晉國,同行者誑之,指城曰:「此燕國之城。」其人愀然變容。指社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嘆。指舍曰:「此

悲心更微《列子·周穆王》一則隨筆
原文《列子·周穆王》中一則
燕人生於燕,長於楚,及老而還本國。
過晉國,同行者誑之,指城曰:「此燕國之城。」其人愀然變容。指社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嘆。指舍曰:「此若先人之廬。」乃涓然而泣。指壟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啞然大笑,曰:「予昔紿若,此晉國耳!」其人大漸。
及至燕,真見燕國之城社,真見先人之廬冢。悲心更微。
大致意思
有位燕國的人,在楚國長大,歲數大了後歸國返鄉。
路過晉國的時候,一起走的同行者騙他,指著一個城市說這是燕國的城市,燕國人臉色凄涼。同行者指著土地廟說這是你所生村莊的土地廟,燕國人十分感嘆。同行者指著一座房屋說這是你先人的房子。燕國人流淚悲傷。同行者指著一個墳墓說,這是你先人的墳墓。燕國人痛哭。同行者這時候大笑說道:「我剛才是騙你的,這裡是晉國!」。燕國人感到羞愧。
當燕國人到達了燕國後,看到了燕國的城、廟、先人的房屋墳墓,悲傷之情反倒沒之前那麼濃厚了。這是悲心更微所表達的意思。
感想隨筆
事不過三,關於這篇古文,我說下我的三個想法。
關於騙子
我討厭被人欺騙,可能有人覺得同行者的行為不過是一個玩笑,但是我覺得用人情深處做自己的快樂源泉不在玩笑的範疇內。如果現實中有這樣的人,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是會放棄同行自己上路的。
不過還對我有個啟示,就是欺騙式分段讓人接受悲傷。這個方法適合對待身體不好的老人和不懂事的小孩子。有了這個緩衝的「假象」很多脆弱的人都可以無大礙的接受一些生命中的沉重部分。這可能就是大家所說的善意的謊言吧。
除了生死,沒有大事。生命的誕生伴隨著無盡的快樂和期望,死亡則帶走了很多美好的回憶。我是爺爺奶奶看護大的,他們很愛我,我也很愛他們。但是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他們相繼離去,而我才將將成年。死亡是一件不能挽回的事,無論如何努力都做不到的事,還是那句話人的一生中除了生死,沒有大事。所以願我們都能更加快樂地去活著。
關於被騙的人
如果文中的燕國人,有些學識在書上或者別人的交談中再或者歸鄉前的打聽中,有一定的材料作為儲備,可以分辨出晉國和燕國的差別,那就不會被騙了。
懂得越多就越不會被騙,如今科技發達,可以隨時上網查資料,只要用心多看多想被騙的幾率就會降低很多。一般受騙者都是貪圖小便宜和覺得自己撿了大漏的人,在利益的趨勢下心無旁騖地興高采烈地去上當受騙。所以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自認為聰明,這是很危險的思考內容。《易經》中有言「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自信滿滿與謙遜低調是不衝突的,一個是說做事時的狀態,一個則是說做人的品格。我們中國人說話從來不會把話說死,這是我們優點,在此鍛煉下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會很「笨」的。最蠢的行為莫過於把別人的不計較當作是「傻」。為什麼我說這是最蠢的行為,因為它讓你失去了一位可託付一定事物的人,人的一生中會與很多人打交道,不過「靠譜」的其實也就那幾個而已,即使以純利益的角度去想為了一點利益失去一個潛在的「朋友」只能說太過於鼠目寸光了。
關於心理預演
我們人生中有很多第一次,有些讓我們興奮有些則讓我們緊張。
公司年會,要上去做報告,台底下有很多公司大佬露臉出醜只在一線之間的時候,作為初次登台的人難免緊張。這時候任務就是演講稿一定要滾瓜爛熟,當你達到幾乎能脫稿背誦的時候,你的信心也就有了,然後就是找個室外空曠的場所去大聲朗讀,其實這部分就是鍛煉下自己的臉皮厚度。不過很有效果當你將害羞轉變成勇氣的時候,就是你成功開始之時。
再說個小例子,面試之前可以先自己角色扮演下面試官,模擬他問一些基本和刁鑽的問題,這樣反覆鍛煉成竹在胸後,帶著自信的笑容去侃侃而談各種問題,一定會脫穎而出。
如果害怕有用可以不用去面對,那還真是美好,不過這種夢小孩做做就可以了,成人還是算了吧。逃避只是能暫時地避開一些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壓得越久心理的負擔也就越重,很多殺人犯在被捕後都有一種解脫的感覺就是此理。
很赞哦! (1052)